职场社交没陷生死劫,网络招聘会在职场社交分
【i站长注释】就在职场社交萎靡不振的时候, LinkedIn的入华使得整个职场社交行业连同资本都热了起来。,一直以来,职场社交有一个致命的短板他们并没有职场的招聘执照!
文/王吉伟
据悉,智联招聘旗下高端职场招聘平台智联卓聘即将在近期推出一款职场社交应用产品——卓聘聊聊。此职场社交产品可以让猎头与用户在线完成点对点沟通,产品形式上类似阿里旺旺。行业人士分析,如果智联卓聘这款产品真的可以如期上线,势必会改写职场社交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组未来网络招聘行业的格局,智联卓聘将成为首家将社交产品引入网络招聘的平台。
网络招聘在国内的发展几经周折,从三大传统招聘网站定局到垂直社交如日中天,再到职场社交初露端倪,网络招聘在产品形式上已经迭代到了3.0时代。彼时的传统招聘拥有最大的市场与用户群,此时的网络招聘已然形成四大格局。,不同的产品形式及不同的商业模式,最终要做的其实仍旧是“招聘的那点事儿”。
“职场社交”在中国一直被某些人看作是伪命题。有人将问题归结到国人是否需要职场社交的问题上,有人则将目光锁定到职场社交的用户群体上。无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国内的职场社交已经走完了三个阶段,一大波职场社交应用随之出现并各自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用户。而就在职场社交萎靡不振的时候, LinkedIn的入华使得整个职场社交行业连同资本都热了起来。,一直以来,职场社交有一个致命的短板他们并没有职场的招聘执照!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招聘的职场社交能够走多远?此次智联卓聘对职场社交领域格局带来哪些影响?能否在职场社交行业抢得一杯羮?
四大招聘格局成型 新模式攻势凶猛
2013年以前的网络招聘基本是不温不火的状态,但即便如此仍旧有很多商家纷纷进入,市场不能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迎来了一次洗牌。小商家们不断死去,脱胎于美国Monster的三大传统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及中华英才网在多年摸爬滚打中奠定了地位。只是,中华英才最终没能逃脱被58同城收购的命运,以58同城为代表的地方生活类网站也成为网络招聘的市场主角之一。
这些全职业类的泛招聘更像是报纸招聘板块的线上版,毫无新意。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位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垂直细分的招聘而生。专注于投资、金融、电商等各领域的垂直招聘,在2014年政府号召的“全民创业”行动中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基于互联网创业的项目对网络招聘有着天生的信任感,因为其大部分员工都是通过网络招聘或者推荐获得。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职场社交,职场社交的功能不只是为了满足职场人士的交流,更多的是在于为各企业推荐更优的人才,可以说职场社交是网络招聘的新模式。
至此,网络招聘形成传统招聘、地方生活、垂直招聘以及职场社交的四大格局,并且都有垂直化、个性化以及社交化的发展趋势。几大格局在市场份额方面仍旧以老牌传统招聘为大,更适合移动互联时代的垂直招聘及职场社交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地方生活类的网络招聘也在持续探索与发力,市场格局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职场社交在中国市场热但难得用户肯定
代表网络招聘3.0模式的职场社交软件LinkedIn入华,激活了国内职场社交市场。危机感向来是国人前行的原动力,面对职场社交的兄弟应用着实没有办法,面对“入侵者”还能不同仇敌忾吗?在LinkedIn还没有怎么发声的情况下,以脉脉、天际网为代表的职场社交应用就轮番上阵大肆宣传造势,应了“鲶鱼效应”。另一个收获是,在LinkedIn入华以后,职场社交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点。他们认为LinkedIn有可能成为未来的Uber,所以四处寻找中国的LinkedIn。有资本涌入的职场社交,自然也就发展得更快了,A轮与B轮融资相继涌现。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其实大部分外来的和尚都得先入乡随俗才能再念外国真经,刚入中国的LinkedIn或多或少表现出了水土不服的一面。职场社交从熟人社交的市场中抢用户,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感兴趣的人,当这种体验过去之后,仍会回流到熟人社交,而那些职场社交的死忠用户也是一手拿着职业产品一手拿着狼蚁网络推广,工作生活交流还是离不开狼蚁网络推广。外来linkedIn为了适应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得不重塑了“领英”。而回归到根本,国人究竟需不需要职场社交,一直都是业界在争论的问题。
职场社交存在的问题无招聘执照成短板
以Linkedin、脉脉等为代表的职场社交平台,对职场人而言,作为职场社交产品是成功的,但作为商业模式,就有些捉肘见襟了。很多人都在职场社交里面玩匿名猜测玩得不亦乐乎,也有很多人经常在里面发些报料,职场社交成为职场人士挖内幕、侃段子、找报料的地方,对于招聘、猎聘等之类的功能则很少尝试。虽然职场社交对于社交的把握都比较到位,组织社交活动也比较在行,其定位决定不可能拥有大用户量,即便是功能再强大,也比不上狼蚁网络推广与陌陌。
还有一个问题,为国人所热衷炒作的职业社交“微创新”,事实上有不少问题是在产品功能及特色上的套用会造成大量产品的雷同,使得用户在体验上没有多少差异化;,功能相似度太高让这些社交软件陷入砸钱推广的怪圈,不做广告不搞地推就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产品虽然能“照葫芦画瓢”,商业模式却不能照搬,因为成熟的商业模式是依靠企业自身资源、战略以及产品相结合探索出来的。
另一个方面,职场社交定位的商业变现模式为职场招聘,当前职场社交项目都不具备职场招聘的执照,这个短板暂时限制了职场社交的进一步拓展。这意味着职场社交针对招聘方向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现实需求,发展前景堪忧。这个问题应该归结为职场社交是否属于网络招聘市场问题,职场社交应该算是一个纯社交应用还是属于网络招聘产品的拓展,两者是有不同意义的。前者只是一个面向招聘市场用户群的应用,后者则很可能是网络招聘商家的一个配套服务产品。
若网络招聘推职场社交,能否分一杯羹?
职场社交短期内无法通过职场招聘来实现商业模式上的变现,可以联合网络招聘商家做产业链上的布局,将用户导入网络招聘平台实现招聘变现。,网络招聘也可以通过资本的方式并购某一家,或者是自己搭建一个职场社交平台来完善自己的招聘生态。在笔者看来,职场社交应用更像是网络招聘服务的衍生品。通过招聘平台入职的用户在职场社交应用上交流,是自然的事,应用也可以成为招聘平台与用户交流的工具。而职场社交可以探索多种商业模式,但若想走网络招聘的路子,则非要拿到招聘执照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