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600
奇闻怪事 2025-04-11 18:11www.168986.cn生活小妙招
重新品读《朝花夕拾》,仿佛眼前浮现出博物馆中那些被岁月抚过的青铜器,被鲁迅以三十七岁的独特视角,透过时光的铜锈,将童年碎片打磨成棱镜,折射出人性的多重色彩。这些记忆虽带着霉味,却蕴含着泛黄的温情与暗红的坚韧。
绍兴城的街巷仿佛在他笔下蜿蜒铺展,青石板路上的铁环声里回荡着少年周树人的纯真。百草园的蟋蟀与何首乌,长妈妈手中的《山海经》,寿镜吾先生戒尺下的绣像小说,这些温暖的记忆在历史的尘埃中熠熠生辉。当记忆的闸门打开,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礼教下人性的阴暗面,衍太太的阴翳、二十四孝图的恐怖以及庸医符咒的荒诞。这些记忆碎片,如同棱镜的各个切面,共同描绘出人性在封建礼教下的挣扎与畸变。
鲁迅的笔触如丝如刃,既冷峻又热烈。在《父亲的病》中,他解剖了中医的荒诞,笔锋一转又描绘父亲临终前的痛苦,文字间涌动着深深的痛楚。当他在讽刺“老莱娱亲”的虚伪时,心中的悲鸣为那些被孝道碾碎的孩童而发出。这种冰与火的交织,就像绍兴黄酒坛上的霜花,冷冽中孕育着灼热。
重温《无常》中的鬼戏,我们恍然意识到那些涂抹油彩的鬼卒,其实是戴着礼教面具的活生生的人。鲁迅所言的“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实则以鬼界的荒诞来讽刺人间的荒诞。那些被时光浸泡的记忆,在文字的淬炼中凝结成永恒的人性命题:在礼教束缚的年代,我们如何守护灵魂的完整?
书页轻合,窗外的梧桐正飘落着枯叶。这些打着旋儿坠落的叶子,犹如从旧纸堆中飘出的时光碎片。鲁迅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批判的艺术,更是在记忆的废墟中辨认人性最初形状的勇气。当现代人在电子屏幕的虚拟温暖中沉醉时,这种打捞真实的勇气,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熠熠生辉,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直面现实。
上一篇:简历上的学制怎么填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