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连九族再远的亲戚都会被杀 为什么就是没有人
了解"株连九族"的残酷历史,探寻古人的生死抉择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株连九族"这个词可能仍让人感到困惑。今天,让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一古老而残酷的刑罚,一起理解古人的生死抉择。
在历史的长河中,"株连九族"这一刑罚无疑是最为骇人听闻的。一旦有人触怒皇权,就可能面临九族被诛的厄运。九族涉及之广,不仅限于直系亲属,甚至远亲如未曾谋面的堂兄弟也难逃厄运。这种刑罚的残酷程度,足以让任何人心生恐惧。想象一下,一个家族上百口人因此刑罚而命丧黄泉,是何等的凄惨景象。
关于这一刑罚的起源,有一个流传下来的故事。据说,一个叫盘庚的人在进行郡城迁移时,遭到了下属的反对,他因此大发雷霆,将反对自己的人全部处死,并进而处决他们的家族成员。这一残酷行径导致了株连九族这一刑罚的流传。此后,类似的刑罚如夷三族、诛九族等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相继出现,让每一位臣民都心生恐惧,真正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那么,当得知要面临诛九族的命运时,为什么没有人选择逃离呢?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面对死亡,逃离总是有可能的。专家已经给出了答案。在古代社会,家族的传承是最重要的。只要家族有子嗣留下,这个家族就没有灭亡。诛九族虽然残酷,但在明朝时期并非严格执行。未满16岁的孩童和老人通常可以免于一死,可能被发配成奴隶或者受到其他较轻的处罚。只要性命得以保留,家族的根就不会断。
古代城市的城门管理严格,开关时间固定,没有通行证根本无法进出。即使侥幸逃脱,逃犯也难以找到安身之所,四处被通缉,只能在荒山野岭中苟且度日,还得时刻担心被官府抓捕。与其如此折腾一番后仍然无法逃脱命运的枷锁,不如坦然接受命运,保留家族的香火。
古人并不是傻子,他们明白逃也逃不走,所以选择留下来面对命运的审判。在他们看来,逃离是无济于事的行为。与其四处流浪、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命运,保留家族的延续。这种生死抉择的背后,体现了古人对家族、传承的深深执着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