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会骑马,打仗时为什么还坐椅子?
《语林》中记载,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对峙,准备展开一场大战。宣王身着戎装亲临战场,他派探子前去观察武侯的军队。探子回报说,诸葛亮乘坐素舆,头戴葛巾,手持白羽扇,指挥着蜀军布阵。这一幕让司马懿感叹:“真是名士啊!”虽然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对手,但他对诸葛亮的才华和风范十分欣赏。
诸葛亮,一个卓越的人物,不仅在军事上独步天下,在政治舞台上也有着非凡的表现。但有一个令人好奇的地方,那就是他为什么打仗时坐着“轮椅”呢?
其实,诸葛亮是会骑马的。毕竟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骑马可以快速灵活地穿梭于战场,而四轮战车则相对笨重。但在某些情况下,诸葛亮会选择坐素舆。
素舆是古代办丧事用的车辆,但诸葛亮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战场上。坐在素舆上,诸葛亮可以平稳前行,更准确地发出指令。军队根据他的指令排列阵法,掌握前进和后退的节奏。坐在素舆上的诸葛亮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整个战场,这是一个十分安全的位置。蜀军非常重视他的安全,素舆的设计也能让他更好地掌控军队。
素舆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特殊的作用。四四方方的外形象征着“大杀四方”,这鼓舞了蜀军的士气。在蜀军看来,他们是汉室正统,而司马懿等则是敌对势力。素舆还能稳定军心。诸葛亮坐在素舆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战士在英勇战斗,哪些在逃避。对于那些英勇的战士,战争结束后会有加官进爵、赏赐如云的待遇;而对于逃兵,则会被及时惩罚。素舆成为了诸葛亮传递赏罚信号的战车。
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作用是,素舆的移动不便,需要士兵推动才能在战场上前进和后退。这意味着诸葛亮与士兵们共同进退。若战败,他乘坐的素舆也难以逃脱。这传达了一种与将士们共同面对生死、共担风险的重要信号。
诸葛亮的素舆不仅具有实用性,还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策略。他用素舆来鼓舞士气、稳定军心、传递赏罚信号,并与将士们共同进退。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和智谋将永远被后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