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昌为了好剧本卖房
在艺术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用一生的热血和执着去诠释他们对艺术和理想的坚守。游本昌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让我们一同回顾他的艺术人生,他两次卖房只为心之所向的传奇故事。
一、回溯时光至2009年,那时的游本昌先生已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艺术家。在一次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会议上,他偶然间接触到一部关于弘一大师李叔同的话剧剧本。李叔同作为文艺界的璀璨明星,其精神内涵和卓越贡献深深打动了游本昌。他认识到,将这样的故事搬上舞台,是对李叔同的最好致敬,也是演员们的无上荣耀。于是,他决定倾尽所有,购买这部剧本的版权。
原剧作者因种种考虑,认为此剧本商业价值不高而欲放弃。游本昌并未就此退缩,他没有寻求外部投资,而是毅然决然地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的一套房产,用这笔资金支付版权费用。他坚定地表示,自己这样做并非出于商业目的,而是出于对艺术价值的认可和追求。
二、时隔两年,2011年的游本昌已经为将剧本搬上舞台做好了全面准备。他成立了艺术团,租赁了剧场,并亲自承担起制作费用。此时的游本昌已经80岁高龄,但他仍然激情满怀,每天仅休息4小时,亲自参与每一场演出的筹备与执行。他的行动和态度再次证明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
游本昌一直强调“以文艺化导人心”的艺术理念。他认为,文艺创作应该传递正向价值,而非仅仅追求流量或商业回报。他通过自己的公益戏剧教育项目“种子计划”,进一步践行这一理念,致力于培养演员的奉献精神。
三、游本昌的执着和敬业精神再次在公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在87岁高龄时,他在《繁花》中出演“爷叔”一角,其全天候搭戏的精神和炉火纯青的演技被广大网友称赞。网友们赞誉他卖房的行为展现了艺术家对理想的纯粹坚守,在追逐商业价值的行业环境中更显珍贵。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艺术的真正价值。
游本昌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传奇,更是对艺术和理想的执着追求的象征。他的行为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名利所动,只为心中的理想所驱。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