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协议(http协议)
网络传输协议(HTTP协议)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通信的基石和准则。客户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交互并不是无序的,而是需要遵循一套特定的规范,这套规范就是HTTP协议。本文将重点介绍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带您一探其奥秘。
一、HTTP协议简介
HTTP,全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广泛的数据传输协议之一。当我们浏览网页时,网站的图片、CSS样式、JS脚本等都是基于HTTP协议进行传输的。HTTP协议由客户端的请求(Request)和服务器端的响应(Response)两部分组成。
二、HTTP请求
HTTP请求由客户端发起,其规范格式包括请求行、请求头和请求主体。
1. 请求行:由请求方式(如GET、POST等)、请求URL和协议版本构成。
2. 请求头:包含了Host(请求的主机)、Cache-Control(控制缓存)、Aept(接受的文档MIME类型)、User-Agent(浏览器标识)、Referer(从哪个URL跳转而来)、Aept-Encoding(可接受的压缩格式)等信息。
3. 请求报文体:即传递给服务端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以POST形式提交表单时,会设置Content-Type: application/x--form-urlencoded,而以GET形式请求时则不需要这种设置。
三、HTTP响应
HTTP响应由服务器发出,其规范格式包括状态行、响应头和响应主体。
1. 状态行:由响应状态码(如200、304、403等)、响应版本构成。
2. 响应头:包含了Date(响应时间)、Server(服务器信息)、Content-Length(响应主体长度)、Content-Type(响应资源的MIME类型)等信息。
3. 响应主体:即服务端返回给客户端的内容。
四、HTTP协议的其他知识点
除了上述基本内容,HTTP协议还有许多其他知识点,如Cookie、Session、HTTPS等。这些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并了解HTTP协议的组成后,我们将更好地理解ajax等网络技术。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HTTP协议的知识,请继续深入学习并实践。
注:客户端与服务器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是以字节形式进行的,可以理解为以文本形式传输。浏览器需要明确如何这些文本形式的数据,而MIME类型就是告知浏览器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关键信息。
编程语言
- 网络传输协议(http协议)
- Truncate Table的用法讲解
- nodejs读写json文件的简单方法(必看)
- 解决laravel 出现ajax请求419(unknown status)的问题
- jsp读取大对象CLOB并生成xml文件示例
- PHP实现统计一个数字在排序数组中出现次数的方
- php Hex RGB颜色值互换的使用
- Angularjs中数据绑定的实例详解
- PHP中单例模式与工厂模式详解
- redis+php实现微博(三)微博列表功能详解
- 详解js实时获取并显示当前时间的方法
- 解决JS外部文件中文注释出现乱码问题
- vue 打包后的文件部署到express服务器上的方法
- PHP连接MySQL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 Javascript使用function创建类的两种方法(推荐)
- 深入理解PHP变量的值类型和引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