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编码后的中文URL返回404错误的解决方法
解决中文URL编码后返回404错误的实践指南
在进行Web开发时,有时我们需要将图片说明文字进行URL编码并作为文件名存储。当我们尝试通过浏览器访问这些文件时,可能会遇到404错误。本文将介绍一种解决方法,附带详细步骤和一张有趣的妹子图,供朋友们参考。
背景:
假设我们有一张图片的说明文字为“琼台博客”,对其进行URL编码后生成的文件名如下:%E7%90%BC%E5%8F%B0%E5%8D%9A%E5%AE%A2.jpg。当我们尝试通过浏览器访问这个文件时,提示找不到文件。
问题分析:
浏览器在访问时可能自动将编码后的文件名转回中文,导致服务器无法识别正确的文件名。不同的浏览器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总体来说,很可能是浏览器在请求时自动进行了转换,而服务器未能正确识别。
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替换编码后的文件名中的百分号(%)。将所有URLENCODE后的文件名中的百分号替换为下划线(_)。例如,将%E7%90%BC%E5%8F%B0%E5%8D%9A%E5%AE%A2.jpg替换为_E7_90_BC_E5_8F_B0_E5_8D_9A_E5_AE_A2.jpg。
2. 重新使用浏览器访问替换后的文件名,问题应该得到解决。
3. 如果需要获取图片的文字说明,只需将文件名的“_”替换回“%”,然后进行URLDECODE即可。
注意事项:
1. Linux下的文件名长度有限制,最常用的格式为ext3,允许255个字符长度的文件名。扣除大约5个字符作为拓展名后,纯文件名的长度大约为250个字符。一个汉字经过URLENCODE后的长度为9个,因此最多可以编码约27个汉字作为文件名。虽然这种方式存储的汉字数量有限,但可以利用加密方法获得较短的密文,再进行URLENCODE。
2. 在进行URL编码时,请确保使用的编码方式统一,避免在不同环境之间出现解码问题。
通过替换编码后的文件名中的百分号为下划线,我们可以成功解决浏览器访问编码后的中文URL返回404错误的问题。我们也了解到Linux下文件名的长度限制以及加密方法的应用。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帮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或技巧,请继续和学习。
编程语言
- 访问编码后的中文URL返回404错误的解决方法
- ASP.NET记住登陆用户名的具体实现
- ios设备中angularjs无法改变页面title的解决方法
- 解析php中获取系统信息的方法
- PHP API接口必备之输出json格式数据示例代码
- 深入PHP autoload机制的详解
- SQL函数substr使用简介
- PHP中strlen()和mb_strlen()的区别浅析
- JS实现浏览器状态栏文字闪烁效果的方法
- asp.net窗体的打开和关闭(输出js)
- Angular @HostBinding()和@HostListener()用法
- JQuery.get提交页面不跳转的解决方法
- mssql存储过程表名和字段名为变量的实现方法
- MySQL查询中LIMIT的大offset导致性能低下浅析
- 使用MySQL的geometry类型处理经纬度距离问题的方法
- javascript匹配js中注释的正则表达式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