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为什么我们总是善于总结而非预测

网络赚钱 2021-07-09 17:04www.168986.cn网上赚钱

如果我们翻看三个月前的新闻和报道,那仿佛是最好的创业时期,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做O2O,几乎每天都有融资的报道,包括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企业,不做线上的传统企业是落伍的。而在两个月前,我们不仅进入了季节上的冬天,也进入了资本寒冬。但现在,我们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拾起了商业本质,传统企业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三个月前被打压的他们如今像预言家一样说线下才是根本。互联网思维、免费模式等不再被提起,相反,保证盈利和稳健的现金流才是王道这样的观点受到欢迎。

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我们的观点就发生了如此惊人的反转。如果说我们三个月前的观点是错的,那么现在的观点在三个月后会不会也遭到抛弃?为什么我们总是善于在事情发生之后进行权威式的归纳总结,而非在事情发生之前预测到?

固然,舆论会被引导,甚至会被左右,“屁股决定脑袋”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我们任由舆论左右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经历黑天鹅,我们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变化发生之后幡然醒悟。相反,如果我们能提前预知正确的趋势,那么我们将始终保持主动的优势地位。问题是,如何预测未来?

避免选择性获取信息

由于互联网使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存储和传播,因此目前从总量上来讲信息是过剩的。但同时,从信息的质量上来讲,又是不足以令人满意的。我们无法得到想要的信息,主流的新闻客户端同质性严重且更新速度不够,并且为了吸引眼球而充斥着大量的猎奇类新闻。同时,不少信息都有着鲜明的立场,这使我们无法看到事情的全部。

例如,在专车的讨论中,某些资历较深的专家(非经济学领域)发出这样的观点:我听说专车价格低服务好,能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并且互联网是大势所趋,那么政府就应该支持。(大意如此)很明显这是叙述谬误,只描述了事情的一部分,这让我想起了传销的一种经典宣传手法:我们只要确定这个项目(传销)是国家支持的,那么就是对的,我们就应该放心去做。这些观点的片面之处在于,只考虑了一方的利益,并且没有从动态的角度思考问题。是的,出租车份子钱很高,但是你知道Uber的佣金是20%吗?现在打车及专车是很便宜,但是你知道在补贴降低或取消补贴之后,打车及专车软件是竞价的吗?如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弱势群体将面临更大的歧视。因此在利益面前,专家和传销从业者的思维并没有明显差别。

片面的观点来自于我们的贪婪。如果说有些时候选择性信息是媒体强加给我们的,那么在我们自己的观点中,我们也在主动去选择信息——选择那些对我们有利的信息。所以我们很少或不会去关注Uber司机的生存现状,而只看到暂时从乘坐专车中得到的利益,即使有Uber司机的负面案例报道我们也更倾向于相信这是个例。所以现在很多人无视风险而依旧看好Uber的高估值,并且想要复制到其他领域。

为了方便信息和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我们总是在事物之间寻找关联——即格式塔思维。我们在从这种思维方式中获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麻烦。比如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的标题是《马云:北京雾霾严重,看到朋友遭受癌症折磨时,我真希望自己是外星人》。虽然没有直接指出雾霾和朋友遭受癌症折磨的关系,但是我们总是很自然将两者关联起来,即使目前没有较为严格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度。比如,我们也很容易地认为资本寒冬可能受6、7月份A股大跌的影响,但我更倾向于认为上一轮融资花完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才导致的资本收紧。

了解历史——解决信息不对称

选择性获取信息和信息的完整程度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因此我们需要弥补这一缺陷。了解历史能帮助我们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历史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别人的现在,如果我们要了解未来,那么对于未来而言,现在就是历史。通过历史,我们能够抓住一些本质的东西。

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Copy To China,那么美国互联网的历史就具有参考意义,所以当我们看到已经上市的Groupon和Yelp的市值时,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美团和大众点评的估值,同一领域的公司,虽然中国的市场较大但是美国的同行都是全球市场,因此美团和点评并没有更大的优势。很多生鲜及食材电商都认为目前的流通环节过多,有必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一下。但通过一些失败的案例来看,显然他们对生鲜流通的现状不够了解。因为他们发现目前的生鲜流通比他们的项目要高效,虽然环节较长但是实现了高速的流通而不需要冷链,反而生鲜电商的冷链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对于生鲜电商,生鲜现状就是他们的历史,他们显然对“历史”不够了解。

很多时候,信息就在那儿,我们如何矫正选取的片面信息呢,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证伪——刻意选择不同而非相同,刻意保持悲观的审慎态度而非盲目乐观,这能使我们更加冷静。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虽然严重,但是之后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参考历史,此次的资本寒冬之后是否会劫后重生?让我们试着比较一下两次的区别。从领域来讲,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公司都是纯线上业务,门户、搜索、平台等,而此次O2O都是依托线下的服务或商品。从成本的角度来讲,线上业务有着极低的边际成本,只有用户获取成本,因此对于一款游戏,10万用户和100万用户的使用成本相差不大。但是对于O2O的服务业来讲,除了获取新用户的补贴,用户的边际成本不会大幅降低,每一次上门服务都是有较为固定的变动成本——边际成本的。因此,规模效应并不明显,这意味着,要想实现盈利,O2O势必付出更多的时间,或者不可能实现盈利。所以,微软(商品是软件)虽然多年来看起来没有太大创新依旧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亚马逊(商品是实物)徘徊在盈利的边缘,滴滴和Uber(商品是服务)却有较大的亏损。

仅仅增加知识的广度也有利于避免一些基本的错误。当刚刚上市的温氏股价一路高涨时就被人认为是炒作的妖股——一个养猪的拥有这么高的市值是不合理的。这一不合理是基于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或估值作参考的,在互联网圈子待的久了我们往往认为只有互联网才能一夜暴富。但当了解了温氏的利润和经营模式后,我们就不会认为其股价高的离谱了。因此,适当的跳出自己的圈子进行跨界交流对我们的认知有很大的帮助。

精确的计算而非概括性的描述

虽然未来肯定与计划不同,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做尽可能详细的计划,精确的计算而非概括性的描述能够避免那些在做之前就已经注定失败的项目。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