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 打造中国的ClassPass
引言
每个月99美元便可以享用签约健身房的所有器械——美国的ClassPass已经将O2O健身做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并拿到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融资。
类似的模式在国内场景能成功么?这是“燃”自创业之日起便考虑的问题。而如今已完成两轮融资累计1500万美元的事实也证实了这点——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创新和颠覆传统都是创业的核心价值。
点“燃”运动沙漠的健身火焰
事实上,在美国健身几乎是全民常态。根据国际健康及运动俱乐部协会(IHRSA)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超过5,000万人成为健身会员,占总人口15%~18%;健身行业的年产值高达224亿美元。
在中国,运动人口占总人口比数只有18.3%,不过这个数字正在爆发式增长,尤其是白领的健身需求增长尤其迅速。据统计,2014年健身行业整体份额同比大幅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但传统健身行业也存在着普遍的痛点针对传统预付费年卡,经济、时间、地点上的高门槛使很多用户望而却步;针对更进一步的健身人群,健身器械需要专业度,但健身教练却没有标准统一,质量也很难保证。如果能够抓住这部分痛点,利用创新商业模式来解决,必将带来健身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燃”出现了,吹响了健身行业革命的号角。“燃”采用了受众最广的App形式,用户可以通过燃APP进行健身场地、健身课程、健身教练的购买预约,线上付费,线下健身;燃APP还能依据使用者个人数据,给出饮食与健身的个性化建议;,“燃”还具备一个用户自激励性质的健身社群,让用户通过社交分享互相激励,带来健身习惯和身体状态的变化。
虽然被誉为中国版的ClassPass,燃与ClassPass最大的不同是“按次付费”。中国用户的健身意识其实还没有美国的用户来的强烈,中国的运动人口占总人口比数只有18.3%,其中26-55周岁的仅有4.94%,而美国这一比例则高达75%,ClassPass每个月99美元享受10节课程的模式在中国不一定适用,“燃”更倾向于按课次来消费,尽可能多的提供不一样的课程,让用户在体验和摸索中找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养成运动的习惯。
“燃”火爆的背后
半年时间,燃已经让众多健身从业者密切关注,发展了上千万的用户,是什么让燃发展如此迅猛?,在选择了良好的蓝海市场的前提下,“燃”的模式将O2O的上下游——用户和健身房整合在了一起。对用户来说“燃”将数百家健身会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海量资源库,用户可以自主安排健身计划,“高可用的资源+相对便宜的消费+高自主性”会对用户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对于健身房来说,原有单纯扫街、发传单的方法,拉来的单个用户很难形成有效收入。“燃”则聚合了大量有健身渴望的消费者,并且每个教练对应的客户有限,会让健身变得更有饥渴感,有助于健身房获得更高的收入。
,“燃”的商业模式让其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张十分迅猛。在广度上,由于其定位——“连接”的轻运营,使得“燃”的市场扩张速度远超其他O2O行业App。几乎不需要考虑成本,只要该地区的用户有一定消费能力和消费意向、城市中有一定数量的健身房资源,“燃”都可以快速在当地运营起来。
在深度上,“燃”也在培养有固定健身习惯的深度用户。正常来说,拥有固定健身习惯的用户会从大众性质的健身课程中脱离,转而去寻找私人教练接受更为全套和完整的训练指导。“燃”也在最近更新的版本中与健身房合作,加入了健身私教,让用户的深度需求得到满足。
,正如许多快速发展的成功创业项目一样,“燃”选用了兼具弹性、灵活与稳定的UCloud云平台,而UCloud也完美支撑了“燃”近半年来的爆发。对于一个定位“连接”的O2O项目而言,“燃”只有将核心App的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才能保证用户的高增长和高留存,并进一步向深度用户转化。UCloud云服务灵活、稳定,支持控制台和API等多种方式管理资源,“燃”团队几乎不用为IT基础架构操心,将精力完全放在核心业务之上。
定位“连接”的产品,如果商业模式优秀,业务爆发几乎是水到渠成,UCloud云主机的快速创建、分钟级横向扩展,以及UCloud专业架构师团队的定制化建议,让“燃”在IT基础层面轻松应对业务增长。
在未来专注于做好线上产品的,“燃”将在深度和广度上持续拓展,进一步改造健身这个垂直行业,而UCloud也将持续为“燃”保驾护航,成为“燃”最坚实的后盾与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