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 LinkedIn的又一位中国学徒
导语用户没有耐心等一个需要经营很久才能用的产品,所以脉脉在导入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和微博数据之后,能做到无需邀请,直接使用。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向来不缺乏模仿者,尤其是某款产品在海外市场被验证成功后。创办于2003年的LinkedIn是中国创业者乐于效仿的标杆之一LinkedIn的用户总量超过3亿,在2014年3月还化身为“领英”进入国内。此时本土制造的“中国版LinkedIn”却还没有真正出现。
脉脉在刚面世的时候也被称作“中国版的LinkedIn”,它做的是许多人做过、现在还在做,但一直没有在国内市场看到过成功范本的事情商务社交。
“很多人说‘商务社交’在国内是伪需求,觉得商务关系的维护都建立在吃吃喝喝上。”脉脉创始人林凡认为,把职场的社交关系迁徙到线上,依旧能够沉淀出黏性甚至情感,“只是需要一种好的方式” 。
借用现成的人脉圈
在第一次与林凡见面的时候,互相添加了对方为脉脉好友,添加成功后,林凡看着自己的手机屏幕问道“你之前是不是采访过某某和某某?”
这是脉脉的逻辑在注册账号时,脉脉会导入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和微博数据,等到注册成功,用户会发现自己和职场有关的背景信息和人际网络都已经被梳理清楚,涵盖了个人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在这些阶段中所结识的朋友列表。
这些朋友即是脉脉上面的“一度人脉”,包括用户的微博互粉对象和通讯录里添加的联系人。而通过一度人脉,用户则可以抵达人数更多的“二度人脉”,也就是那些和自己至少有一名共同好友的人。
林凡提到的两位采访对象恰好都在记者与他的一度人脉里,这无形中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这还意味着即使是一位刚注册了脉脉的人,也能够马上在上面找到自己的职场圈子。
圈子在线下的中国社会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脉脉则直接把这个概念搬到了线上脉脉的登录账号是微博账号,并且会向用户申请授权读取用户的通讯录数据,在抓取用户的微博和通讯录的数据之后,脉脉通过后台的算法分析出用户的不同圈子(大学同学、前同事、现同事等)。这样一来,当用户第一次登录脉脉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过往在线上、线下认识的朋友都出现在好友列表中,无论对方是否在使用脉脉。
在林凡看来,这样能极大地降低用户留存的难度,注册的过程即是自己的职场圈子向脉脉迁徙的过程,与别的社交软件相比,脉脉的这种设计砍掉了一个耗时较为漫长的中间环节——早期人脉的经营。
“当用户上来之后,发现一切都是现成的,他只要玩就行。”2010年,林凡在大街网做技术副总裁,也曾参与过另一种形式的商务社交,“用户注册之后,发现上面是空的,还要自己去邀请或者去慢慢经营”。
他拿LinkedIn举例,LinkedIn在2008年时用户量已经超过2000万,还很难说在资本和市场层面取得了成功。而在中国,林凡认为参与者普遍缺乏这样的耐心用户没有耐心等一个需要经营很久才能用的产品,创业公司和资本也很难有耐心等一个不知何时能看清方向的项目。“所以,脉脉就要告诉用户,你上来就能用。”
人脉的N种利用方式
每次见到新的投资人,林凡都免不了被问到同一个问题“脉脉要做的究竟是社交还是工具?”
林凡说自己到现在也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和普通的交友类产品不同,商务社交自带更强的工具属性对抱着兴趣前来的用户来说,在这上面,如何拓展和经营人脉是基础,如何利用人脉才是目的。
脉脉在2013年年底正式面市之后,很快就上线了一项新功能用户可以填写求职意愿、发布职位,并能够发动自己的好友一起做猎头。它的第一个落脚点踩在了招聘上,一方面求职对职场人士来说是个硬性需求;另一方面,招聘也是一个相对容易变现的渠道。
在脉脉最新的版本中,招聘的模式已经建立得相对完善用户有求职意愿时,脉脉会通过算法推荐出合适的职位,,用户人脉圈里发布的相关职位也会被重点推荐;而当用户发布职位的时候,脉脉则会通过对用户人脉圈的计算,反馈给用户,在你的人脉圈里,哪些人能够推荐给你可能合适的人才。如果你的人脉中没有合适的人才,脉脉会推荐靠谱的中间人。
对原本互不相识的招聘方和求职者来说,这样可以增加共同认识的中间人作为背书,从而降低双方的信任门槛。
林凡的想法绝不仅限于招聘。2012年年初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林凡做出的第一款产品叫淘友网,是一个以“搜人”为目的的搜索工具。淘友网从新浪微博抓取原始数据,通过自己的算法形成一个庞大的人脉网络,并且给每个人打上了适合的标签。像百度一样,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人名或标签,就可以找到这个人,如果想认识他,淘友网还可以列出你们之间的关系链,即通过谁可以认识他。现在的脉脉就像淘友网在移动端的升级进化版,让用户找到想找的人,并通过中间人与之建立联系。
除了已经上线的招聘功能,脉脉近期还推出了“人脉动态”功能,在这里你可以使用实名寻找合伙人,寻求投资,寻求各种各样的帮助,“这也是我们未来比较大的一个方向,尝试用人脉去解决人方方面面的需求”。
脉脉还有一项颇具潮流意味的功能“职场八卦”,这也是一个供用户匿名吐槽的职场社区。在脉脉2013年10月发布的时候,这个板块就已经上线,每位用户都有个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名字作为自己的花名,用来在职场八卦里匿名爆料吐槽。
在脉脉上,招聘属于低频但硬性的需求,而职场八卦可以作为一个轻松的黏合剂存在,使用频次更高,还能在看似无用的信息流中培养用户的感情。林凡所追求的是商务社交的目的性和情感之间的平衡。林凡不希望脉脉变成一个功利性很强的工具,而是能够像线下充满吹牛吐槽的饭局一样,让用户自然、轻松地进行社交活动。
脉脉团队正尝试建立起一套真实的用户信用体系每位用户都在自己的个人主页被拆分成细碎的标签,代表着自己的主要特点,而依据其好友的“江湖地位”计算出的影响力,则对应着他在职场中所处的坐标轴,这些数据都客观反映了一个人的真实情况。
在未来,林凡还想把这种信用体系更加透明化每个人将被赋予一定的“人品值”,通过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来形成人品值的流转,形成每个人信用指数的代表。
上线半年时间,脉脉的用户量达到了50万左右,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是脉脉的一个试点,因为这里的接纳度和容错度都很高。林凡计划在这个行业试验成功之后,再向别的行业慢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