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融资近5亿,这家公司能否带来菜场革命?
·传统农贸市场看似效率高,但实际上流通非常碎片化,损耗达到20%到30%。
·小区是有天花板的,要让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稳定增长,符合消费者要求,一直让他们满意,否则只会被撵出去。
·生鲜是一把刀,而生鲜电商可以成为获取流量的巨大平台,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
文/天下网商记者 何承轩
“大家觉得生鲜电商不赚钱,但我怎么算都赚钱。我们的价格能比菜场卖的还低,仍然可以获得更高的毛利。”
对张洪良来说,今年的4月12日可能是相当重要的一天。下午的时候他还在义乌的电商大会上语出惊人,晚上就在回苏州的G7359次高铁上通过一封内部邮件,向食行生鲜的全体员工宣布完成2.49亿元C轮融资的消息,把这家低调的公司推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
张洪良想把客单价50元以下的客户群牢牢地抓在手里。目前的生鲜电商一般更愿意做进口水果、牛排、三文鱼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再通过满百包邮等方式做大客单价。食行生鲜却主打大众生鲜食材,即蔬菜、肉禽蛋等日常高频品类,由基地直采,冷链配送到冷柜,使部分品类为“零库存”。
2012年10月,食行生鲜在苏州自由水岸小区建立了第一个冷鲜柜,其外形像是自提快递柜和餐厅厨房冰柜的合体。用户可以直接在冷鲜柜旁的终端屏上下单,也可以通过网站或app下单,第二天就可以输入动态密码或者刷会员卡开柜取菜。
控制“履约成本”后,不只得到价格优势
“我们的价格比菜市场便宜15%到20%。”张洪良坐在扶手椅上,手里端着一杯茶。他表示,如果能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和采购降低损耗,就可以抢占传统线下的市场。农贸市场和商超看似效率高,其实是繁忙给人的虚假印象。流通非常碎片化,损耗达到20%到30%。
在食行生鲜总部办公室,张洪良告诉《天下网商》,食行生鲜首创C2B2F(用户-平台-农场)模式,和传统线下渠道比,在“便捷、安全、新鲜、价格”四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对称的竞争力。
食行生鲜创始人&CEO 张洪良
“便捷”容易理解,“新鲜”是因为全程冷链到社区冷鲜柜的模式,“价格”则是因为预定制消费加基地大规模直采减少了损耗。在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张洪良略显激动。
他说,损耗同样也是食品安全的原罪,“有句话叫’水果不烂,小贩笑烂’,中间环节很多的安全问题都是商贩为了减少损耗带来的,比如他们会用甲醛浸泡娃娃菜根部,用硫磺熏制冬笋,加孔雀石绿来让鱼活的更久一些。最终这个菜到底新鲜不新鲜,消费者一吃就能评判。”
传统生鲜电商难做,根本在于运输保存过程中的损耗,加上昂贵的冷链建设成本等,反映为“订单履约成本(平均每个订单所投入的人员、物流及其他运营成本和值,含优惠券及促销成本等)”过高,造成只卖高附加商品,日常刚需品类稀少,价格昂贵、时效差,以及脱冷、不新鲜等种种问题,让消费者失去信任,最终又抬高履约成本,造成死循环。
“刚刚倒下的美味七七履约成本要近50元每单,做的最好的日本的黑猫(宅急便)也要近20元,这只是物流的费用, 还不算DC(配送中心)、包装和人工的成本。”张洪良说,“我们做低客单价的日常刚需品类,每单产生的履约成本远低于行业水平。未来我们也会考虑建设公共自提站点,满足更多用户的生活需求。”
食行生鲜能控制住订单履约成本,主要是依靠这样三个核心竞争力
一、供应链的控制力处理大订单量也没问题
同样为自建冷链,食行生鲜通过向固定的站点投放产品,让业务和产能高度匹配,冷链车载满才上路。“后期我们还会有一些开放性的信息出来,哪个基地、什么时间点、冷链温度、谁检测、谁包装、哪个司机配送都会有显示。”
由于是基地直采,食行生鲜也非常重视各个开通城市的本地化运营。食行的一位驻北京员工告诉《天下网商》,自从去年8月进京以来,分公司发展得非常快。,食行生鲜并没有自建的中央厨房,所有食材包括净菜都是由合作的大型批发商、生产基地以及合作联社稳定提供。
食行生鲜从订单式采购切入,下一步则会是进军订单式农业和生产,通过C2B2F的预订模式让农民提前知道需要种植什么,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变革上游农业。
二、保持高用户体验在“天花板”之下不断完善服务
根据小区或者写字楼规模的大小,食行生鲜在每个站点一般会设置五组到十几组柜子 ,而食行的冷鲜柜也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变革,“在(设立)1500站之后预计会上第四代柜子,现在还在研发中。它会满足用户更多的细节上的需求,有一些甚至是意想不到,在使用之后才会恍然大悟的。”张洪良神秘地说。
食行生鲜服务的用户群体被局限为设点的小区居民和写字楼白领,这是其扩张速度始终保持一定节奏的原因。一方面,用户的地域性和群体画像变得非常可控,知道用户都是哪些人、住在哪里;而在另一方面,在冷柜和冷链的大成本投入下,各个站点里面究竟能有多少用户可以被发掘和维持?这是一个需要精打细算的问题。张洪良清楚,“小区是有天花板的,要让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稳定增长,符合消费者要求,一直让他们满意,否则只会被物业撵出去。”
三、分析客诉,做独门的标准化技术
食行生鲜对于供应商会有一套完整的筛选体系,在标准化分拣的试验和研发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力图在各个SKU品相、保存和运输方面都订立非常明确的标准。“这件事我们干了三年,现在我们的客诉率是千分之七,单品万分之十,但我们每天都分析客诉,希望以此来帮助产品更好地标准化。”
对于履约成本控制问题,投资了食行生鲜的天图资本合伙人汤志敏在一次沙龙中表示“它也是集中大仓模式,目前有两三万平米的配送中心,可以标准化,可以分拣,可以前置化,前置到合作的大农舍,使得它的分拣只是配单而已,整个履约成本就降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