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想搞定了供应链 音米要革新眼镜业
【i站长注释】音米用互联网的方式改造传统的眼镜行业用大数据来研究消费者,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用少量多批的柔性供应链,更快的响应他们的需求,把品牌理念直接传递给消费者。
文/天下网商记者 周麟
2014年夏天的一个周六,音米眼镜创始人李明有些不淡定。这一天,他要第一次直面投资人,而此前,他对融资这件事一直避而不谈,和很多创业者一样,他担心资本对规模和速度的追逐会扰乱品牌发展的节奏。,这一天,投资人的一句话打消了他一丝顾虑。
当李明在IDG资本的办公室坐定时,IDG合伙人闫怡勝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眼镜这个行业我们看了好多年了,现在终于有合适的人在做这件事了。”随后,李明发现,眼前这位投资人在眼镜行业有长期的积累,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音米的理念非常一致。相谈甚欢的结果是,IDG在两天后就拟好了关于投资的框架协议。
这次谈话之后,李明对风投的看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君联资本副总裁侯琢说“音米模式把传统眼镜与互联网的作深度结合,我们相信这将爆发出巨大颠覆性能量。”
最终,音米得到了来自君联资本和IDG资本共计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让投资人如此热衷于眼镜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都在寻找国内的Warby Parker——它是美国为数不多的、成功从线上步入线下的眼镜品牌,目前的估值已超12亿美元。
但李明告诉《天下网商》,音米不是一个Warby Parker(一家美国的眼镜电商),它以低价、快速反应的多款式以及不断更新的功能所构建的品牌护城河,希望将来也会有一天在全球市场直面Warby Parker 的竞争。
2010年之前,李明的身份还是一位80后作家,活跃在《萌芽》等新锐文学领域,与眼镜唯一的关联是他的太太王笙生于眼镜世家,毕业后她便在淘宝开了家小店,研究怎么把沉闷的眼镜生意做得好玩一些。
与互联网自媒体人鬼脚七的一次交流改变了这种局面,李明第一次如此深入的听人解析电商以及它的未来,电商行业里的机会和激情让这个文人有了创业的念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毕业的他,曾在课堂上听了太多品牌案例,这次全新的试水他打算从品牌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局限于一个专注卖货的淘宝小店,音米由此起步。
关于品牌,李明认同一个品牌发展轨迹的三段论明确价值、提供价值、传播价值。,音米要解决的是要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从对同年龄层的眼镜消费调研,再加上王笙之前的经验,音米了眼镜行业的三大痛点价格昂贵、款式陈旧以及功能滞后。
基于这三个痛点,音米逐渐提炼出了其主要的品牌价值点,比市场价低5成至7成的价格、快速迭代且多样化时尚化的产品、持续更新改进的功能,小步快跑。
除了这些显性的特点之外,李明认为此前的作家身份也潜移默化影响到了如今的音米。正如期的作家一样,郭敬明、韩寒开始拍电影,将文化层面的理解转化到商业层面,尝试着两者之间的平衡。
“一个品牌销量大,不有趣、不好玩,大家依然觉得它是一个烂品牌,当你又好玩、又有趣、又时尚,在商业上有很大的成功,这才是一个好品牌。这跟电影和书类似,它是一个商品也是文化层面的产品,都是创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李明希望音米向大家传达,帮助每一个人都去勇敢建立自己的审美和进行个性的自我表达。
凭着这种对品牌的理解,音米形成了鲜明的品牌特色,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一二线城市的年轻消费者。李明认为,音米的目标消费人群未来会进一步扩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时尚与个性,其品牌价值点的适用面也将更广。
根据李明的介绍,音米已经成长为线上销量最大的眼镜品牌,去年双十一单天卖出了几万付眼镜,相当于线下五千间眼镜店的销量,高速增长还在继续,“今年到目前的增长已经达到去年的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