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融合了中华传统智慧的精髓,并吸纳了时代精神,充分展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理念与实践结合的价值追求。让我们深入解读这一校训的内涵。
一、“美美与共”——文化之美的交响乐章
这一理念源自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它强调的是不同文化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欣赏并尊重其他文化的独特价值。这种理念,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成为推动跨文化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中央民族大学以这一理念为核心,营造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校园氛围,让各民族师生和睦共处,共同成长。
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这一哲学思想源于王阳明,强调的是“知”与“行”的相互验证与统一。理论知识需要实践来验证,而实践又能深化我们的认知。在现代语境下,这一思想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治学观与德行观。中央民族大学将这一理念融入育人体系,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如乡村振兴调研、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培养既有学术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三、“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校训的整合意义
这两个理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共生体现在“美美与共”,而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则体现在“知行合一”。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央民族大学“兼容并蓄、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这一校训不仅仅对高校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更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在这一校训的引领下,中央民族大学在培养既有学术能力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方面走在了前列。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这一校训,既是对传统文化智慧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回应。它不仅是中央民族大学的行动指南,更是广大社会领域的行动准则。在这一校训的照耀下,中央民族大学将继续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