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知道黄皓是个小人,为何没有除掉他呢
受先主刘备三顾之恩,诸葛亮自隆中出山,凭借卓越的智慧,成功联吴抗曹,于赤壁创造了大胜。他首先夺下荆州,随后攻取川蜀,占领汉中要塞并固守。在诸葛亮的助力下,刘备得以在汉中称王,在成都进位称帝,蜀汉政权终于有了稳固的立足之地。诸葛亮成功实施了“隆中对”的战略设想。
虽然吴、蜀相对于曹魏依然显得弱小,但三足鼎立之势已然形成。只要能够妥善与东吴结盟,即便曹魏再强大,短时间内也奈何不了吴蜀联盟!
因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伐吴失败,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等重臣。这一事件使得蜀汉元气大伤。
后世称诸葛亮为千古贤相。刘备过世之后,他竭尽全力辅佐后主刘禅,对内整顿政治、发展经济,对外与各方少数民族和睦共处,并重新与孙权结盟。在短短数年间,蜀汉政权再次展现出勃勃生机。
为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他在《出师表》中告诫刘禅要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他心中的贤臣,是指郭攸之、董允、向宠等人;而小人则是以陈震、黄皓为代表。
公元234年,一生忠于汉室的诸葛亮因积劳成疾,壮志未酬身先死。他生前使用的七星续命灯也无力回天。可悲可叹,这位智计超人的孔明最终殉职于五丈原。
据演义所述,诸葛亮在临死之际巧妙安排,设计让魏延死亡,为刘禅解除了兵权上的隐患。对于陈震、黄皓这样的宦官小人,诸葛亮为何没有诛杀呢?
在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的时候,黄皓仅是一个小小的黄门丞,对天子刘禅阿谀奉承,想要弄权也无力为之。黄皓的崛起是蜀汉后期政治斗争的结果。没有姜维的北伐,就没有黄皓的弄权机会。诸葛瞻等人也无法借黄皓之手来抵制姜维,这使得蜀汉后期的政治变得昏沉。
当时,侍中董允在时,黄皓畏惧其威严,不敢轻举妄动。在诸葛亮眼里,初时他可能都不知道有黄皓这个太监的存在。虽然诸葛亮的智慧近乎妖孽,但他也是凡人,无法完全预料到一个小太监会乱了蜀国的法纪。
在诸葛亮在世之时,没有必要去诛杀一个在“小”面前献媚的“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