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元素碳的一种新结构
最近,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苏刚及其博士生胜献雷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基于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研究,成功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元素碳结构,被命名为T型碳(T-carbon)。这项成果已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碳,作为地球上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以其强大的结合能力,可以形成多种杂化化学键,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无数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构建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自然界中,碳的同素异形体主要有石墨、金刚石和无定形碳三种。
苏刚团队提出一种全新的理念:如果以立方金刚石结构中的每个原子替换为碳的正四面体,将会形成碳的一种新型三维立方晶体结构。经过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他们发现这种结构在几何、能量及动力学上均表现稳定。于是,他们将其命名为T-carbon。
T-carbon的研究表明,其拥有与金刚石相同的空间群,是一种具有直接带隙的半导体。其带隙大约在3eV左右,可通过掺杂来调整带隙大小,以适应光催化。其价电子形成的sp3杂化键具有各向异性。T-carbon的维氏硬度高达61.1GPa,与立方氮化硼相当,比金刚石硬度小约三分之一。而其密度极低,每立方厘米仅重1.5克。
与其他碳的同素异形体相比,T-carbon在特定方向上的原子间距较大,每个原子体积是金刚石的两倍多、石墨的1.5倍。其体弹性模量较低,但原子间空隙较大,非常适合作为储能材料。这些独特的性能使T-carbon在光催化、吸附、储氢以及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更有猜测认为,T-carbon可能在宇宙星际尘埃或太阳系外行星中被发现。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鼎力支持。苏刚团队的工作无疑为我们揭示了碳元素的全新面貌,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