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商银行11张罚单
齐商银行因多次违规操作而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其中涉及的核心事件及关联信息引人关注。
一、单日罚单风暴
回溯至2019年9月26日,齐商银行西安分行在这一天遭受了银监部门的历史性处罚。当天,西安银保监局对其开出了惊人的11张罚单,罚款总额高达121万元。这些罚单的背后,隐藏着该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的重大违规操作。
具体来说,齐商银行西安分行被指控的违规行为包括:发放贷款用于购买本行不良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垫款,这一行为被罚款68万元;票据业务管控严重不足,严重违反了审慎经营规则,因此被罚款28万元;还有未缴纳抵押评估费、转嫁经营成本的行为,被罚款25万元。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连串的违规行为导致8名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这些责任人涉及贷款审批、风险管理等多个关键岗位。
二、后续监管处罚与经营风险
这仅仅是齐商银行违规操作的冰山一角。在随后的监管处罚中,该银行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2019年全年,齐商银行被罚款211万元。截至2020年5月,其在银监系统累计被罚款高达296万元,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票据业务管控不足、虚假处置不良贷款等。
近年来,齐商银行的处罚情况愈发严重。例如,在2024年7月,济南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50万元。而在2023年7月,济南分行因违规发放贷款、票据融资等行为被罚没高达294.1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齐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攀升,拨备覆盖率未达标,净利润增速低,资产质量真实性受到监管的严格审查。
三 行业内对比
在同行中,齐商银行的合规问题尤为突出。以2024年城商行的罚单统计为例,徽商银行、齐鲁银行等银行的被罚总额超过千万元,罚单数量最高达到惊人的16张。而齐商银行因其多次的违规操作和不断累积的罚款金额,在行业内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齐商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严重的合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对于这家银行来说,如何加强内部管理、遵守法规、降低经营风险,已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公开监管处罚记录及媒体报道,具体数据以官方披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