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地形
一、地形分区
1. 西部高原
这片区域占据了大陆约六成的面积,以其海拔介于200至500米的古老低高原为特色。地表上,沙漠与半沙漠(如维多利亚沙漠和吉布森沙漠)广袤无垠。由于长期地质稳定,缺乏显著的造山运动,这片区域展现出一片干旱的地貌画卷。
2. 中部平原
中部平原包括了大自流盆地和草原地带,海拔低于200米。地势平坦且地下水资源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自流泉系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 东部山地
东部山地以宏伟的大分水岭为主体,海拔在800至1000米之间,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更是雄踞2230米的海拔。作为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天然分界线,大分水岭的东坡陡峭且湿润,而西坡则相对平缓并呈现干旱的特点,对澳大利亚的气候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地形特征
平坦地形的突出特点:澳大利亚的平均海拔仅300米,是全球地势最为平缓的大陆。超过95%的区域海拔低于600米。
山脉的稀缺性:在这片大陆上,海拔超过1000米的区域所占比例不足1%。由于缺乏大型山脉的调节,内陆的干旱情况进一步加剧。
独特的地貌景观:中部矗立着高耸的乌鲁鲁巨石(单体岩石高348米),而东北部沿海的大堡礁(面积达34万平方公里)则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之一,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三、地形与气候的紧密关联
澳大利亚的地形对其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部高原和中部平原的平坦地形使得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内陆,从而形成了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带。尽管东部的大分水岭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部分水汽,但其高度不足以引发充沛的降水。这种地形特征使得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最干旱的大陆之一,约70%的土地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