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俞敏洪发声
转型之路上:新东方背后的故事
一、业务调整与转型之路
随着2021年“双减”政策的落地,新东方迎来了重大的转型时刻。曾经繁荣的中小学学科业务逐渐黯淡,随之便是1500个教学点的关闭退租,伴随着超过4万人的裁员计划。新东方并未停滞不前,而是迅速调整策略,将业务重心转向大学生群体。这一转变不仅包括了留学培训,更涵盖了职业发展等领域,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称之为“回归初心”的重要举措。新东方在线开始向农业领域进军,成立了农产品电商平台“东方甄选”,并亲自参与直播带货。尽管东方甄选直播风格引发的争议和股价波动在2024年一度成为焦点,俞敏洪仍坦然面对,公开致歉并承诺改进。
二、个人态度和价值观展现
俞敏洪是一位具有远见的企业家,他多次表示理解并支持“双减”政策。他认为,这一政策并不影响他的人生目标,因此心态平和。当政策来临时,新东方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关停教学点、捐赠课桌椅。他的价值观不仅在于企业的盈利,更在于通过演讲、文化考察、书籍推荐等方式影响年轻人,传递奋斗精神与文化自信。
三、战略反思与未来规划
在新东方的转型之路上,俞敏洪始终坚守教育的初衷。他强调,企业转型需遵循商业逻辑,但不能偏离教育的本质。为此,新东方尝试职业教育、出版等多元化的发展路径。面对市场挑战,如东方甄选直播风格引发的争议,俞敏洪展现出了务实和开放的态度,公开承认问题并承诺改进。
四、资金管理与风险意识
新东方的成功转型,离不开其出色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意识。早年储备的200亿元“保命钱”,让新东方在“双减”政策的冲击下得以体面退场,保障员工工资和学员退费。这一策略展现了新东方应对危机的能力,也体现了俞敏洪作为企业家对风险的敏锐洞察。
从关闭学科业务到直播带货,新东方在转型的道路上虽面临争议,但始终积极应对,尝试在政策框架下寻找新的出路。俞敏洪的务实态度和教育情怀,使新东方在变革中保持稳健步伐,持续影响并服务于广大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