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战中,为何有人原因打头阵爬云梯呢?
在古代,攻城战无疑是最具残酷性的战争形式之一。因缺乏现代科技武器,如飞机大炮,守城一方只要确保城内的粮食供应,并依托坚固高大的城墙,便能有效地抵御敌军的进攻。历史资料揭示,古代攻城战的伤亡率极高,通常攻城的伤亡是守城的六倍以上。
那么,为何士兵们明知云梯攻城的危险,却仍然争先恐后地冲向云梯呢?这背后与军队文化、士兵的价值观以及战争的奖赏制度息息相关。
在古代军功的奖励制度中,“先登死士”是最受尊崇和奖励的一种。所谓“先登”,即在攻城战中率先攀越城墙、攻入城中的勇士。在秦国,成功取得“先登”之位的死士,将可获得三千贯钱的奖励,同时获得土地一百亩,官职直升三级。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们的家族也将共享这份荣华富贵。这样的奖赏无疑是对个人以及家族的巨大诱惑。
有人会质疑,生命都没了,再多的官爵又有何用?但在古代战乱时期,许多平民百姓的生命安全本就难以保障。很多百姓选择参军,希望通过立下战功来改变命运。“先登”之功,对他们而言,是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
除此之外,军队的文化和士兵的价值观也是激励士兵奋勇向前的关键因素。士兵以服从为天职,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不愿成为被人耻笑的懦夫。更重要的是,战场上设有督战队,士兵一旦退缩,不仅会遭受惩罚,还可能累及家人。为了家人的安全,士兵们也会选择冒险成为第一个爬云梯的人。
即便有奖赏和军队文化的压力,仍然有士兵不愿为了功劳而冒险。在战争中,不奋勇杀敌的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可能累及家人。对于那些士兵而言,参与攻城战也是出于一种无奈,他们为了家人的安全,选择去搏一搏。
古代攻城战中第一个爬云梯的士兵之所以勇往直前,不仅是因为军功的奖励制度吸引,还受到军队文化和士兵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他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为了荣誉、奖赏和家人的安全,选择了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