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不听刘备的遗言,反而重用马谡?
在乱世之末,刘备的人生旅途颇为坎坷,人到中年尚未拥有稳固的根据地。凭借仁德之名,他成功请得了旷世奇才诸葛亮,这位传奇军师的出现,为刘备的命运带来了转机。
在诸葛亮的英明领导下,刘备于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随后更是夺得了荆州南部四郡,拥有了第一块稳定的地盘。此后,他势如破竹,进取益州和汉中,势力发展达到了巅峰。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刘备最终得以称帝,建立了蜀汉王朝。
世事无常,盛极必衰。为了义弟报仇,刘备毅然发动伐吴之战,却不料在夷陵遭遇惨败。败退到白帝城的他,无法面对旧臣,国家大事皆交由诸葛亮打理。尽管在静养之中,刘备的身体和斗志却未能恢复,最终他召集了长子和诸葛亮,交代后事。
刘备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做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他提醒诸葛亮要慎用马谡。马谡是当时的蜀汉官吏中的杰出青年,出身名门世家,学识渊博,通晓军事,被诸葛亮器重。刘备却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
这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内涵。刘备提醒诸葛亮不要扩张势力。随着刘备势力的膨胀,集团内部出现了派系争斗。刘备担心诸葛亮重用马谡会导致荆州派的势力扩张,破坏内部的平衡。
刘备提醒诸葛亮不要重文偏武。诸葛亮作为文臣之首,与文官走得近,与武将疏远。这不利于军事集团的团结与和谐。刘备担心这种局面会影响军事集团的发展。
刘备提醒诸葛亮不要有所偏颇。诸葛亮与马良情谊深厚,对马谡的器重也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刘备担心诸葛亮在举荐、任用官吏时不能公正无私。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告诫,重点在于提醒他要维护集团的内部平衡和团结,而不是单纯针对马谡。可惜的是,刘备死后,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掌握了大权,文臣统治着武将。诸葛亮对待马谡依然有所偏颇,导致了后来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这不仅是对蜀汉王朝的一次重大打击,也让人深感人才之重要与用人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