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擅长用人吗?为何总让赵云当护卫呢?
在蜀汉的辉煌时期,顶梁柱的存在无疑让人们对它有着无比的崇敬。关于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却时常受到非议。其中,关于赵云和张苞的遭遇,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赵云,这位历史上不拜的神话,以其非同寻常的战绩和胆识,赢得了人们的无尽赞誉。在刘备生前,他始终扮演着私人保镖的角色,虽少领兵作战,但其英勇表现足以震撼人心。他的武功在三国英雄榜中名列前茅,民间流传着“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的赞誉。赵云骑射皆精,枪术至臻化境,胆力过人,堪称绝世虎贲。
早年,赵云弃暗投明,追随刘备东征西讨,屡建奇功。他不仅勇冠三军,能征善战,而且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他的人品极佳,深受刘备的赞赏。刘备曾由衷地赞叹道:“子龙!”
在赵云死后次年,蜀汉发兵北伐时遭遇了重大打击。虽然大败郭淮,但年轻气盛的张苞因贪功而遭遇不幸。他的逝去对蜀汉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损失。张苞是蜀汉开国元勋、车骑将军张飞的儿子,他剽悍善战,颇有乃父之风。正值风华正茂、前途无量的他,却在随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不慎跌落深谷,头部受伤严重。他的逝去让诸葛亮悲痛欲绝,放声大哭,甚至口吐鲜血,昏厥于地。
张苞的逝去对蜀汉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的英勇善战让他成为蜀国的未来和希望。他的英年早逝让诸葛亮痛彻心扉。彼时的蜀汉,将相断代,后继乏人。眼见得北伐大业无人继承,诸葛亮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绝望。蜀汉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窘境,加上国弱民贫,与人才济济的魏、吴相比,蜀国的脆弱已经显露无遗。
诸葛亮的悲痛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了一位将领,更是因为看到了整个蜀汉的困境和未来的无望。他的心痛、绝望和无奈,都体现在对张苞的逝去上。他的哀痛和忧虑,也让我们看到了蜀汉时期的辉煌与困境,以及诸葛亮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