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典型案例
透视消费市场的五大侵权问题:加油站短斤缺两、服务纠纷频现、虚假宣传盛行等
在繁忙的消费市场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侵权问题。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商家的不当行为,也提醒消费者要增强权益保护意识。下面让我们一起一下五大典型的消费侵权问题及其案例。
一、商品质量与安全类问题频发
加油站“短斤缺两”事件令人震惊。某加油站通过篡改加油机计控主板实施计量作弊,导致消费者购买的成品油不足量,最终被发现并受到法律的制裁。售卖“三无”药品的事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谨慎选择,避免购买无生产标识的产品。
二、服务纠纷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痛
消费者在享受服务时经常遭遇欺诈行为。如医疗美容服务欺诈,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后发现机构及服务人员资质不全。又如培训机构虚假承诺退费难问题,消费者在购买课程后遭遇退款困难。航司不合理收取退票费的问题也让消费者感到困扰。这些问题都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服务时要谨慎核实资质和承诺。
三、虚假宣传与价格违规问题不容忽视
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时进行虚假宣传,承诺的赠品未能兑现,引发业主集体维权。商店未明码标价和超市标价错误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当留意价格标签,避免被不实价格所误导。
四、合同陷阱与押金纠纷需警惕
商家在合同中设置陷阱,如宠物免费领养藏陷阱和押金凭证遗失拒退费等问题,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防不胜防。消费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当保持警惕,仔细核实合同条款,遇到纠纷时及时维权。
五、特殊群体与新兴消费问题逐渐凸显
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高价购买游戏装备和网络主播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问题,反映了在新兴消费领域中的特殊群体保护问题。对于此类问题,消费者应当加强监管,保护自身权益。
以上案例反映了当前消费市场中常见的侵权问题。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保持警惕,注意保留交易凭证、仔细核实合同条款。遇到纠纷时可以向12315平台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