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棘鱼确认肺已无作用 有助了解4.1亿年进化历程
【奇闻速递】9月16日全球资讯,深海中的古老活化石——腔棘鱼再度引起科学界的震动。这种被誉为“活化石”的鱼类,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巴西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揭示,腔棘鱼中居然存在肺部结构,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其远古祖先的生存之谜。
腔棘鱼是一种大型肉鳍鱼,是现今仍存活的最为古老的鱼类之一。它曾长时间被认为已在约6000万年前灭绝。直到1938年,南非海边的意外发现才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种神秘的鱼类——西印度洋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这一发现也让它们获得了“活化石”的美誉。但科学家们一直对它们的肺部结构感到困惑。与已经变成化石的物种相比,矛尾鱼的肺部似乎缺少了典型的钙化特征。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的是,这些已经变成化石的物种的肺部结构,是否还在当下腔棘鱼的身体中留有残余。
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的普鲁裸·布里托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先进的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成功完成了活腔棘鱼种西印度洋矛尾鱼五个发育阶段的肺部3D模型重建。这一研究发现,虽然这种鱼类在早期胚胎阶段拥有一个发育良好的肺,但这个肺在后续的胚胎阶段、亚成体阶段和成体阶段的生长过程中逐渐退化,最终失去功能。这一发现揭示了腔棘鱼适应深水环境的过程。
更令人惊奇的是,研究团队发现成年矛尾鱼的退化肺周围存在小而柔软的盘状结构。这些结构与腔棘鱼的化石中的钙化肺存在相似性。虽然这些结构在如今用鳃呼吸的腔棘鱼中已不再发挥作用,但对于已经变成化石的那些物种来说,这些盘状结构可能在调控肺部功能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后来的物种逐渐适应深水环境,这些盘状结构的作用逐渐消失。这一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腔棘鱼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