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什么三窟成语
网络知识 2025-04-11 09:07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成语“狡兔三窟”释义与背景
一、成语释义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成语“狡兔三窟”源自古代寓言故事,原指狡猾的兔子会准备多个藏身洞穴。这个成语比喻人的隐蔽方法多或退路多,常用于贬义语境,描述那些工于心计、做事周密以防不测的人或行为。
二、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记载于《战国策·齐策四》,原文为“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它源于战国时期孟尝君的故事,其中的门客冯谖为其谋划,使得孟尝君能够多次化险为夷,如同狡兔有三窟,得以避免危险。
三、典故背景
冯谖是孟尝君的重要门客,他为主公谋划了三个重要的策略。他烧毁了薛地的债据,赢得了百姓的民心;他游说梁国,帮助孟尝君在梁国获得重用,从而促使齐国重新重用他;他建议孟尝君在封地薛城建立宗庙,形成了“三窟”,为其稳固地位提供了保障。这就是“狡兔三窟”典故的背景。
四、用法与示例
该成语为主谓式结构,可用作谓语、宾语、定语。例如:“尽管犯罪分子狡兔三窟,仍被干警一网打尽”。这个成语也常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如“移花接木”、“掩人耳目”等。反义词有“坐以待毙”、“瓮中之鳖”等。
五、现代含义
在现代社会,“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过度防备、心机深沉的行为。它强调了一种贬义色彩,警示人们不应过于工于心计,而应坦诚相待,以真诚和信任为基础来建立人际关系。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所准备,但不应过分算计,以免陷入孤立和失去真正的朋友。
“狡兔三窟”这个成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理解并把握其深层含义,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上一篇:爱的魔力转圈圈歌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