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树木被煤矿断水林场主跪地求水
宁夏万亩林场主跪地求水背后的故事
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孙国友承包的万亩林场因水源被截断而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光回溯到那个遥远的2003年,孙国友毅然承担起荒沙滩的绿化重任,倾其所有积蓄,投入逾两千万元,只为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播撒生机。随着双马煤矿的建设与开采,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林场的水源也遭受枯竭之虞。孙国友的心血和多年的努力似乎面临毁于一旦的境地。
在岁月的长河中,孙国友与双马煤矿之间的纠葛愈发复杂。早在2011年,双方曾签署协议,约定煤矿在建成后向林场供应达标处理水。近十年的时光流转,煤矿却未曾履行这一承诺。面对林场的困境,煤矿方面给出的回应是处理后的水中盐分过高,不适宜用于浇树。而孙国友则深感痛心和无奈,质疑对方未能履行环保责任,导致自己多年治沙的成果面临毁灭的边缘。
这场事件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水源的纠纷,更是关于生态责任与工业发展的深刻冲突。它让人们思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企业的环保责任又该如何界定和落实?
随着事件的发酵和舆论的关注,孙国友在2023年3月27日的情绪崩溃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双马煤矿虽然表示正在协商核查此事,但家属却表示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而灵武市部门也积极介入此事,采取临时措施保护已栽种的树木,并对未栽种的苗木进行技术保护。双方之间的争议焦点仍然存在:煤矿是否因开采作业破坏生态而未履行协议?供水的问题是否真的无法解决?企业在面对生态治理与工业开发之间的矛盾时应该如何抉择?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孙国友的林场依旧面临着缺水的困境,而地方的介入也只能暂时保护苗木。这场争端不仅关乎孙国友一个人的命运,更是对当地生态与工业发展的一次严峻考验。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的绿色和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而不是无尽的争端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