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个零零后聊了一周QQ
深入了解零零后的社交生活和心理状态,一直是许多人的兴趣所在。今天,我有幸接触到了一个出生于2000年的属龙男孩,他生活在东北的一个四线城市,目前正在初三奋斗,成绩中等偏下。
由于我们并不在同一城市,我通过QQ与他取得了联系。他的网名叫“月亮是我掰弯滴”,透露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尽管我提议语音、视频、电话等方式,但他却坚持通过文字交流。
最近北京的天气寒冷异常,晚上我坐在电脑前,重新打开了已经久违的QQ界面。想象着遥远的东北,这个少年可能正躺在卧室的书桌上,面前摊开着凌乱的作业,手里拿着手机,面对着一个比他大十岁的姐姐的询问,展现出他的压力与成长。
他告诉我,他现在面临着应试教育的压力,需要击败78名同龄竞争对手才能有机会进入当地重点高中。他的日常生活从早7点到晚7点都在学校上课,回家后需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尽管我们在晚上9点后开始聊天,他仍然会准时在11点结束对话,道一声“晚安”,然后消失在屏幕前。这让我感到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规律。
在社交方面,他拥有三部手机,都是他的七零后父母淘汰下来的。他主要用QQ进行社交,并经营着自己的独特社交生态。他的手机APP只有QQ和QQ音乐,因为学习压力大,其他软件都被他卸载了。他身边的大多数男生喜欢在快手上观看搞笑视频,而他则更倾向于用QQ与朋友交流。他对自己的社交方式有着独特的理解,尽管身边的人喜欢用各种表情和无关内容“水群”,但他选择屏蔽这些信息,保持自己的节奏。他对社交媒体的代际迁移有着独特的看法,认为大家留在QQ上可能是因为从小玩腾讯的游戏,形成了依赖。他坦言,可能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会转向微信,不再使用QQ。
在流行文化方面,他的生活也十分丰富。完成作业后,他喜欢打LOL或炉石传说,与朋友聊天,阅读网络小说,听林俊杰和林肯公园的音乐。他对TFBoys并不感兴趣,班上女生大多喜欢韩国明星和动漫。他自己喜欢美剧如《犯罪心理》和《权力的游戏》,同时也看动漫如《火影忍者》。他的兴趣爱好广泛而独特。
通过与这个零零后男孩的交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社交生活和心理状态。他们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面对压力时也有着独特的应对方式。他们的世界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令人期待他们的未来。关于这代人
他珍视友情,细细数来,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只有四位:两位校园中的知己,以及两位自幼便相伴成长的兄弟。他们之间的对话总能绵延不绝,灵魂合拍。在他看来,拥有这四位朋友,生活便已足够充实。
每当孤独来袭,他只需想起这四位朋友,孤独感便会瞬间消散。“他们的存在,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我的内心。”他如此坦言。
他在心理成熟程度上更偏向于九五后的特质,而对零零后的某些特性并不太满意。他发现零零后的朋友们往往过于任性,容易发脾气,且不愿听取他人的解释。
与比他年幼的同学们相处时,他常常会因意见不合而争执。比如在一起玩游戏时,一旦对方不听从他的指挥,他就会生气,甚至破口大骂,突然停止游戏。
他认为自己与九零后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童年经历。“我们的童年大多沉浸在电脑游戏中,少了那份与伙伴们的疯狂时光。”他还坦言自己拥有双重人格,情绪化的时候较多。
后记
与零零后相处一周后,我仍觉得他们如同一个未解的谜团。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和思维。或许与青春电影中的形象不同,现实中的他们并没有那么叛逆与张狂。他们普通得近乎平凡,但正是这种平凡中隐藏着不简单的力量。
昨晚因事未上QQ与他聊天,深夜打开QQ时,看到他给我留下的留言,是从他的朋友那里转来的。“这段话一定要看,和你的健康有关。你不要吃完饭或吃饭时吃水果,那样对胃不好,会胀得肚子会撑大。你以前吃完饭后喝奶也是一样(它们遇到米会发酵的)。”看完留言后,我心中五味杂陈。这个零零后的孩子,时而让我感觉如同我的弟弟,时而让我看到了母亲的影子。他的关心与叮嘱,透露出真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或许这就是零零后的魅力所在,他们既保留着自己的独特个性,又展现出对周围人的真挚情感。他们在成长中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世界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