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5个00年左右的少年聊了聊,他们是这么玩红
微信红包的流行,仿佛将春节线下发红包的场景以像素级的精细度模仿到了线上。对于早已习惯于直接拿压岁钱的00后而言,他们在没有经历过传统繁文缛节的熏陶下,对手机红包持有怎样的态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花了五天时间,与五位出生于2000年左右的年轻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一
随着春节的临近,微信、QQ和支付宝之间的红包大战愈演愈烈。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这无疑是社交和支付领域的一场攻防战争。但对于那些年轻的用户来说,他们看待这场战争的角度却与我们截然不同。
以QQ为例,其在2016跨年期间推出的红包预演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参与。当被问及关于红包的感受时,这些年轻人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
二
以一位来自山西洪洞、网名为堕落着°的初二男生小A为例,他分享了自己对于手机红包的看法。小A表示,他更倾向于使用QQ来抢红包,因为微信里更多的是家人,他们的朋友圈对他而言显得幼稚。在抢红包的过程中,金额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与谁互动。小A表示他会偶尔在QQ群里发小额的红包,觉得这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三
另一位来自江西九江、网名为放下世界╭ァ一个人安静的女孩小B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小B表示她知道春节期间的红包大战,并且会参与抢红包。虽然她认为抢到的金额可能不多,但她更看重抢红包带来的乐趣,例如抢到专属的挂件等。
这些年轻人在面对红包时,更看重的是与亲友之间的互动,而非红包金额的大小。他们愿意通过发红包、抢红包来激活自己的社交圈子,讨论一些可乐、可爱、喜欢的话题。对于他们而言,发红包的圈子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与老一辈人相比,这些年轻人的态度更加开放、积极。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愿意顺应时代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手机红包已经成为社交的一部分,一种简单而快乐的交流方式。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或许正是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逐渐淡忘的宝贵财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春节红包的热潮席卷而来,但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对于小B来说,春节红包并非为了争夺那微薄的金钱利益,而更多地是为了体验其中的乐趣。她是一个六年级的女孩,理智得有些与众不同。她知道,号称几亿的红包金额,平均下来其实并不多,但她明白免费的东西也有它独特的吸引力。对她而言,能抢到一个喜欢的红包,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回想起那些关于几零后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与80后的叛逆哲学相比,95后和00后的心态更为平和。他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于物质追求的重视已经悄然转移。在春节抢红包这一环节,他们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没有抱怨红包金额少的心态,反而更看重这个过程的乐趣。小B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代表。她的单纯和理智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真实面貌。
而在黑龙江大庆的小C看来,红包文化更是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对于家人偶尔通过手机红包给予的奖励,她更倾向于直接接受金钱的奖励,而不是通过红包的方式。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红包奖励时,她觉得这种方式很奇怪。在日常的生活中,她喜欢尝试口令红包的玩法,这种新颖的红包形式让她觉得很有趣。她学会了发红包的方式,只是因为一个同学教她如何操作。对于红包的神奇之处,她可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她知道的是,这种数字化的交流方式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小C去年才拥有自己的手机,但她已经对红包文化有了自己的理解。这种文化的普及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通过手机来分享生活中的点滴,红包也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虽然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红包背后的深层含义,但他们知道的是,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到快乐。春节发红包已经不再只是物质上的奖励,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数字化的交流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有趣的文化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