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展码亮码
西安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解析:“一码通”的挑战与应对
在西安市最新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大数据局的局长刘军详细解读了近期关于西安“一码通”系统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随着疫情的严峻形势和全民核酸检测的推进,“一码通”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最近几日的疫情战中,西安“一码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刘军介绍,核酸检测系统已经支撑了超过一千七百万人次的全流程核酸检测工作,为西安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此次的“一码通”,不仅是疫情防控的通行证,更与“i西安”政务一体化在线平台深度融合,增加了多项功能,如核酸检测结果查询、疫苗接种提醒等。随着疫情的加剧,公共场所的扫码查验次数增多,“一码通”的使用频率也随之飙升。
在昨日早晨的七点四十分左右,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一码通”用户访问量激增,每秒访问量达到了以往的十倍以上,给网络和平台带来了巨大压力。这种巨大的访问量导致了网络拥塞,使得包括“一码通”在内的部分应用系统无法正常使用。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一码通”后台监控系统立即报警并展开排查。各团队紧密合作,确定问题出现在网络接口侧后,采取了紧急措施如资源协调、扩容和限流等应急措施。目前平台已逐步恢复使用,但由于访问量仍然巨大,部分卡顿现象可能仍然存在。对此给市民带来的不便,刘军表示歉意,并承诺将持续加强平台的监控和运维工作。
据陕西交通广播报道,西安市“一码通”的赋码规则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动态调整。目前全市共有红码人员一万四千七百人,黄码人员三万四千五百二十六人。按照风险等级和防控要求,高风险人员和集中隔离人员将被赋予红码,中风险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则为黄码,低风险人员和无管控要求的人员则持有绿码。这一明确的赋码规则为市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也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此特殊时期,建议广大市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扫码操作,遇到系统卡顿时请保持耐心,避免反复刷新。“一码通”的技术团队也在全力以赴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