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电商星火燎原:电商巨头掀起消费生活革命
电商巨头引领乡村消费革命:“农产品进城”与“网货下乡”的双赢之路
在山东泰安夏张镇夏南村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合伙人张学灵每天都在忙碌中迎接新的晨曦。他的工作包括查看村民的网购订单、帮助不熟悉互联网的村民网购、接收快递,以及进村入户进行市场调研和宣传推广。作为农村淘宝的合伙人,他是这个充满活力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中的一员。
阿里巴巴的农村电商战略正是通过类似这样的“农产品进城”和“网货下乡”两大层面展开的。一方面,他们致力于将本地的农产品从农村带到更广阔的市场,让农村创业者共享亿万级的消费市场的机遇;另一方面,他们将丰富的商品送到物资相对匮乏的农村,打破了城乡之间的消费鸿沟。
经过数年的发展,电商在一二线城市的增长逐渐放缓,但拥有约六亿人口的农村仍然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各大电商平台如京东、苏宁易购等也看到了这个机会,纷纷进军农村市场。这不仅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提升了农民的消费生活水平。
淘宝村的兴起是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显著成果。在江浙地区,一些村落出现了大量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的网商,他们从事网上商品买卖活动,形成了独特的电商生态。这些淘宝村的出现,是农村电商自然发展的结果和现象。如今,全国已有数千个淘宝村,涵盖了十多个省市地区,活跃网店数量超过二十万,年交易额从千万到亿不等。
淘宝村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催生了淘宝镇的出现。在有些地方,通过淘宝村的信息和人才集聚,催生了上亿元的新兴产业群,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聚效应。例如,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的大集镇,在淘宝村的带动下,短短几年时间就摆脱了贫困,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超过15亿元的特殊服饰产业。
这个产业从一个小小的村落扩展到周围的村庄,甚至整个大集镇和曹县。如今,大集镇已经围绕特殊服饰加工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料供应到打版、剪裁、缝纫、熨烫,再到包装、发货,都可以在这个小镇上完成。曹县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二大淘宝集群。
电商巨头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商品和服务,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他们正在推动一场乡村消费生活的革命,让农村享受到与城市同等的便利和选择。这不仅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农产品进城”与“网货下乡”的双赢之路。淘宝村:农村电商的新纪元
如今,淘宝村已在中国大地上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电商渗透率最高的村落,这里的村民早已习惯网络购物的便捷。随着产业输出的完成,这些地方也引领着农村电商网货下乡的潮流。
以江苏省沙集镇为例,淘宝在这里的交易量令人瞩目。阿里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揭示,2013年,该地区接收的淘宝订单多达7.8万笔,人均网购消费金额达到220元。
在阿里巴巴的农村电商战略中,淘宝村与农村淘宝共同构成两大核心。农村淘宝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更激发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夏南村农村淘宝服务点,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向张学灵学习使用“农村淘宝”APP,她是农村淘宝的忠实用户,经常来这里网购。在这里,像她这样的常客有200多人。
在农村淘宝服务点设立之初,村民对网购普遍存在抗拒心理。他们担心买到假货、无法享受售后服务。为了消除这些顾虑,地方与阿里巴巴联手,进行入户宣传,组织动员大会。
很快,一些时尚前卫的40岁以下青年人开始尝试网购,《农村消费报告(2014)》指出,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在农村网购人群中占比高达82.6%。他们被互联网购物的便捷所吸引,也被农村淘宝合伙人的优质服务所打动。
以玄延为例,他通过农村淘宝帮村民订购了一套橱柜,发现组装流程复杂后,自己花了5天时间研究图纸,帮客户装好了产品。这件事让许多村民消除了对网购的顾虑。
在中国农村的熟人社会中,口碑是最好的宣传。短短8个月,泰安市各农村淘宝服务点便收获了200名忠实客户,他们经常光顾,购买家电、服装和日用品等。
除了农村淘宝,苏宁等电商企业也在农村市场发力。苏宁易购的数据显示,农村通过其平台进行网上消费的增长势头强劲。2015年“双十一”当天,农村用户购买订单占比达到26%,一些乡村更是成为消费“土豪村”。
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三农”领域,那些服务于“三农”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被称为“新农人”。在农村基层服务的农村淘宝合伙人或苏宁乡村联络员便是其中的典型。他们放弃原有的工作,投身于农村电商事业,对未来充满信心。
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购物的便利,更激发了青年人才回乡创业的热情。他们看到了农村电商的巨大潜力,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虽然目前的收入还不算高,但他们对此事业充满干劲,对前景越来越有信心。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新农人”的时代。随着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各大平台对农村电商创业者的鼓励政策成为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创业的主要驱动力。
阿里巴巴通过农村淘宝和淘宝大学,积极开展对基层干部和农村电商创业者的培训,助力他们掌握电商运营技能。蚂蚁金服还推出了“农村淘宝掌柜金”资金支持计划,为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专项资金。张学灵就是这一计划的受益者之一。他通过加入农村淘宝,每月参加至少一次固定培训,成功开设了自己的淘宝店,并致力于通过互联网销售家乡的优质农产品。
与此“网货下乡”成为促进“农产品进城”的重要途径。玄延等青年创业者更关注未来的农产品销售。他们发现,通过互联网销售可以砍掉中间商环节,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产品进城面临着物流限制和非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等挑战。
为了突破这些壁垒,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传统电商巨头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他们先让网货下乡,以此打通农村物流的“一公里”,并逐步解决上行物流成本问题。网货下乡的另一个好处是提高电商在农村的渗透率,让农民更好地了解互联网。
天华文化产业园在“农产品进城”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他们利用阿里巴巴提供的网络销售平台,将农产品进行电商化的产业闭环处理,解决了农产品上网的最大难题。通过对农产品的重新设计和包装,以及举办各类促销活动,他们成功地将牡丹籽油、手工红薯粉条和山药豆等农产品推向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这些成功实践表明,农村电商的潜力巨大。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回乡创业,他们将通过互联网将优质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打造自己的品牌。这将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2016年1月的那段特殊日子里,阿里巴巴年货节如火如荼地展开,时间定格在1月17日至21日。农村淘宝独具慧眼,携手基层合伙人,与各地紧密合作,精心挑选各地最传统、最地道的年货。这些精选的年货,被隆重推出在农村淘宝、淘宝、天猫以及聚划算等多个平台上。
这场电商盛宴的成果令人瞩目。仅仅在短短的五小时内,贵州特产的辣椒酱礼盒便卖出了惊人的八万瓶。而陕西省洛川县的苹果也受到了热烈追捧,短短半天时间,十五万斤苹果被抢购一空。这样的盛况,无疑是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好见证。
这些成功的尝试和探索,让人们对农村电商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专家赵萍预测,随着农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她认为,农村电商将会迎来一个稳定的快速成长期,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的最后阶段。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随着农村电商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未来将有至少一半的农产品通过网络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更令人瞩目的是,生鲜产品的网络化程度有望达到30%以上。这将深刻影响农村的生产和流通方式,带动整个农村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
这一切的变革和发展,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充满活力的农村电商新纪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电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农民的生活,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