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角度解构智能手表,创业者的机会在哪?
不久前,易观智库发布了《中国智能手表年度综合报告》,标志着2016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的正式启动。预测到2018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美元。
回顾过去的几年,智能手表的关注度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虽然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热门领域吸引了大量关注,但智能手表市场却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这并不意味着智能手表失去了发展机遇。
事实上,曾被贴上“鸡肋”标签的智能手表,如今正逐渐展现出真正的市场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智能手表的操作系统和产品形态日益完善,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服务体系也逐渐成熟。对于曾经的创业者来说,现在依然有机会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易观智库指出,国内智能手表市场可细分为智能手表、销售渠道、解决方案、操作系统和元器件五个部分。这些领域市场前景各异,为创业者提供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在智能手表领域,市场虽然庞大但尚未成熟。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从IDC发布的数据来看,虽然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表市场上表现强势,但国内品牌仍有机会脱颖而出。老人、孕妇、儿童等利基市场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机会。这个市场仍在培养之中,规模尚不确定,创业者需要充分考虑解决方案和元器件的供应问题。
在操作系统方面,虽然是一个高门槛的市场,但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机会。随着谷歌对Android Wear的收紧,国内智能手表领域对替代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些国内创业公司已经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如Ticwear等。这些公司在面对国产手机厂商和BAT等巨头时,仍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智能手表市场仍然充满机遇和挑战。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充分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市场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立足。
在智能手表的舞台上,无论是成品制造还是系统开发,都需要创业者的热情和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市场,等待着更多有志之士的加入和共同推动。在科技创业的舞台上,尽管百度尚未正式发力,但腾讯已经凭借TOS系统成功吸引了inWatch等首批合作伙伴的注目。YunOS同样迎来了沃邦和inWatch等合作伙伴的青睐。背后的原因十分明确,尽管创业者在早期技术上有一定优势,但在健康大数据、销售渠道、开发者平台和交互技术等方面,与BAT等互联网巨头相比仍显劣势。
对于后来的创业者来说,操作系统的门槛已经树立。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规律以及Android Wear中国版的推出,自研系统或是选择依附安卓系统可能将成为主流。这并不代表操作系统本身已无太大的想象力,创业者在表盘和软件服务市场仍有红利窗口。对于那些执着于操作系统研发的创业者,或许可以考虑转换思路,比如在软件服务领域提供类似“wearaday”的创新服务。
当我们谈论渠道和元器件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0到1与从1到N的困境。可穿戴市场看似是一个新兴市场,但渠道和元器件供应领域已经被巨头们牢牢掌握。创业者试图从这两个领域切入,更多是在进行从1到N的复制,而非从0到1的创新。
在渠道方面,智能手表的销售渠道主要有电商、线下门店和众筹平台。遗憾的是,智能硬件领域的垂直电商尚未有知名品牌出现。众筹平台虽然曾给创业者带来希望,但淘宝和京东凭借电商优势后来居上,使得众筹的实际意义已经名存实亡。创业者很难颠覆这些电商巨头的市场地位。
而在元器件领域,形势更为严峻。芯片、传感器、屏幕和液晶面板等技术领域都有国内外巨头在争夺。和手机市场一样,即便有出色的创业团队,也很难在这个领域发挥自身优势。消费者对于国产元器件的不信任,使得创业者想要从元器件生产上分一杯羹更加困难。
尽管面临困境,创业者仍有一片沃土——解决方案领域。在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用户对于更加便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有着强烈的需求。创业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从而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机会。无论是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设备性能还是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只要能够解决用户的痛点,就有可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这片沃土等待着有识之士去挖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