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危机过后都会催生新巨头,这次会是谁?

网络新闻 2021-07-09 14:17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摘要在过去的20年里,每次大规模寒冬过后,互联网领域都会出现新的巨头。如果这次的股市巨震演变为新的危机,什么样的项目更可能赢得有限的资本争夺战?新的巨头可能会出现在哪些领域?哪些机构会成为新的金主?

尽管昨天部分收复失地,但在最近一周中,全球主要的互联网巨头的市值仍然出现了将近10%甚至更多的回调,去年才创下全球最大IPO规模的阿里巴巴,一度跌破发行价,相对最高时的股价近乎腰斩,对未来的悲观情绪似乎有重新占据主流之势。

不过对以变化为不变主题的互联网行业而言,这不应该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便类似2000年那样的网络泡沫破裂,或者2008年的金融危机那样的灾难降临,可能也更多的是一次去除杂质、发现和锤炼真金的机会。

回顾过去20年的互联网创业史,几乎每次危机都伴随着不合时宜者从潮头跌落,新的弄潮者登顶王位。

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后,第一代的信息门户雅虎靠边站,eBay、亚马逊这样提供深度互联网化业务的公司迅速替代了其位置,直到4年之后代表新的信息门户模式的谷歌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之王。

2008年的金融危机,正值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背负过多历史成本、未能正确定义未来的诺基亚,尽管在移动互联网上起了个早,也无奈眼巴巴看着苹果登上王座,自己只能在危机结束后接受衰亡的命运。

而诞生于后泡沫时代的Facebook,则凭借另一项深度互联网化的业务——社会网络,成为谷歌最有力的挑战者。虽然它很快又面临类似

Whatsapp、Instagram这样的移动新星的挑战,但凭借在资本市场的雄厚资源,以及社会网络本身的低可替代性,它成功化解了挑战。

对于那些新晋的王者而言,抓住新的趋势迅速壮大是个中关键,但危机也为其屏蔽了大量竞争者,包括迷惑在位者的注意力。类似的情况在中国也同样出现过,与美国不同的是各种趋势出现的节奏

由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相对滞后,从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一直到2004年,第一代的信息门户网站仍然是领导者,直到2004年百度上市后才开启了BAT的时代。

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只是强化了这种格局,而并没有出现像苹果、Facebook这样的新晋王者——虽然出现了像京东、小米这样市值或估值很高的公司(前者虽然在危机之前已经诞生,但却是在危机后才成为重要玩家),但离封王还有较大距离。

这可能是因为相比美国公司基于全球化的专业化模式,中国公司则局限于中国市场,这让它们对多元化的机会更加积极,而它们丰富的资源又强化了这一点。

那么,如果这次的股市巨震演变为2000年和2008年那样的危机,谁会是后危机时代可能登顶王位的下一个谷歌、Facebook或BAT?

考虑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再造、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对互联网潜力的深度挖掘,等等,都是正在出现的新趋势,那么新的王者也更可能出现在这些领域。

比如,GE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公司正努力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微软和行业标准制定者角色,这让它可能成为互联网领域一个潜在的新重要竞争者。

而更多的机会可能还包括类似Priceline、Uber式的传统经济的互联网化再造,前者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行服务商,目前市值超过600亿美元,而后者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之一,目前的估值据说也达到数百亿美元。

对类似这样的机会而言,由于它们通常都有传统的商业模式作为评估其潜力的参照,所以尽管它们短期可能并不盈利,但相比那些看不到希望的项目,它们可能更能降低投资人的忧虑,从而在有限的资本争夺战中处于有利地位。

但成为谷歌、Facebook、BAT这样的通用巨头的机会可能就少得多,因为这些巨头都对各自的地位非常敏感,对于那些可能影响到其潜在地位的新机会,它们可能会更早反应,或者干脆像Facebook对待Whatsapp、Instagram那样。

它们握有大把现金和其他资源,这使它们可能会成为寒冬中的大金主,就像急于转型的传统行业巨头那样,它们可能会成为类似Priceline、Uber式项目的新金主——如果Uber能从这次寒冬中幸存下来,它可能会比过去变得更为强大,甚至是晋升为新的王者。

换句话说,有了之前两次危机的经验,以及谷歌、Facebook、BAT这些寒冬之后涌现的明星的示范效应,真正的大金主非但不会被吓倒,反而会将其视为低成本布局或超越对手的机会——那些真正踩准趋势的项目,反而会显得更加耀眼。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