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策是被谁刺杀的?许贡三门客为什么杀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英雄壮志未酬身先死,而他们的身后往往隐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东吴奠基者孙策的生死与传承之事。
孙策,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然而命运却早早为他按下了休止符。他的死,与一位名叫许贡的人物息息相关。许贡,曾是吴郡的太守,但在孙策的英勇之下,他失去了地盘,于是向曹操密奏,提议将孙策调离江东,软禁在许昌。这一计策若得实现,孙策的生命便可能走向终结。
许贡的密折被孙策截获,引发了他的震怒。孙策派人诛杀了许贡及其全家,但许贡的三名门客为保护许贡幼子逃出生天,之后一直寻找机会刺杀孙策报仇。终于,在一次围猎中,孙策落单,门客们抓住机会对他发起了刺杀。在这场争斗中,孙策虽然英勇无比,但仍是身受重伤。
重伤之下,孙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召集部属,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身处乱世,他知道继承人必须具备足够的才能来稳固基业。他的子女尚幼,无法承担起这份重任。而在弟弟中,孙权与孙翊都是可造之材。
孙权老成持重,富有谋略,在孙策集团中有高威望;而孙翊则性格与孙策相似,豪迈骁勇。孙策更全面地考虑了继承人的问题。他认为孙翊虽然骁勇,但性格暴躁,缺乏城府,更适合作为勇将开疆拓土,而非稳固江东。
最终,孙策决定让孙权继位。他在临终时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的眼光无疑是独到的。孙权后来不仅稳固了基业,还最终与曹刘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许贡的计谋虽狠辣,却未能真正对孙策构成威胁。反而因这一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孙策看到了继承人的重要性。他在生死边缘做出的决定,为东吴的未来铺设了坚实的基石。而孙权的表现也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一切的背后都展现了英雄们对于江山社稷的深沉思考以及他们为后世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