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太监的叫法 称呼太监是明朝以后的事

民俗文化 2025-04-22 11:36www.168986.cn民俗风情

今日风趣网带来一篇关于太监称呼的文章,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历史角色背后的种种称谓。

太监,又曾被称为“宦官”,这一称呼的变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更迭。早在古代,太监作为职官的名称,在多个时期如殷商、辽朝等都有设立。尤其到了明朝,宦官制度达到了巅峰。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更有效地管理这一群体,设立了九监、二库、六局等组织机构,让太监在皇室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涉足,甚至插手财政、管理皇庄等。

随着明朝宦官权势的膨胀,原本只有少数上层宦官才能被称为“太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职务高低,所有的宦官都被尊称为“太监”,这一称呼逐渐日常化,成为了宦官的通称。

除了“太监”,“宦官”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的称呼。比如,“寺人”,这一称呼源于商、周时期的宫廷近侍小臣,后来专门指代经过阉割的宦官。又如“宦者”,这是战国以后对阉人的专门称呼,一直沿用到清朝以前。再如“阉人”,也被称为“阉官”、“奄人”等,男人被阉割后便被称作阉人。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称呼,如“腐人”或“腐夫”,这一称呼源于宫刑,即阉割的刑罚。“中官”也是宦官的一种称呼,因为在宫中或内廷服役,所以常以“中”、“内”为名。“貂珰”则是宦官佩戴的饰物,后来也成为了宦官的别称。

除了上述主要称谓,宦官还有许多其他称呼,如将主要称谓进行组合和演化,如“宦寺”、“阉宦”等。人们也会根据对宦官的感情来称呼他们,比如尊称他们为“公公”、“老爷”,或者鄙视地称为“宦竖”、“内竖”等。还有专指阉割生殖器官的称呼,如“刑人”、“净身”,以及根据宦官的职务来称呼,如“黄门”,这是因为汉朝时黄门令、中黄门、小黄门等职均由宦官担任。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对太监和宦官的称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丰富的称谓不仅反映了历史文化的变迁,也展现了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复杂情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