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将退出bci组织
一、退出时间线
2021年3月25日
安踏首次公开发布声明,宣布启动相关程序退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公司明确表示,其加入BCI的初衷是基于环保考虑。这一决策的背后,蕴藏着未言明的深意。
2025年1月25日
安踏再次震撼发声,正式宣布正式退出BCI组织。此次,公司态度明确,坚定支持中国棉花产区,尤其是新疆棉。这一决定展示了安踏对于自身立场和价值的坚持。
二、退出原因分析
政治与经济立场考量
在新疆棉花事件中,BCI无依据地质疑新疆棉存在“强迫劳动”。安踏的退出可视为对西方政治化议题的有力回应,维护中国棉花产业的国际形象。特朗普时期的BCI相关争议,间接促使中国各大品牌重新评估与BCI的关系。
供应链本土化战略
安踏明确表示,其长期采购并使用中国棉产区的棉花,包括新疆棉,未来也将继续坚持这一策略。李宁、鸿星尔克等国产品牌同样坚定支持新疆棉,这种行业共识为安踏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进一步强化了其退出BCI的合理性。
企业风险管控
安踏通过复杂的股权架构,如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注册公司,实现了风险的有效隔离。这种灵活的资本布局为其决策提供了空间,使其能够更果断地应对争议性事件。
三、市场反应热烈
当安踏在2021年首次宣布退出BCI时,其股价单日涨幅超过6%,显示了资本市场对其决策的积极反馈。而在2025年的再次表态后,安踏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支持,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巩固。
四、行业影响深远
安踏的退出不仅为自己发声,还带动更多中国品牌公开支持新疆棉。李宁、鸿星尔克等品牌的跟进,共同形成了抵制BCI标准的趋势,展现了国产品牌的团结与力量。这一系列的行动不仅提升了中国品牌的形象,也加强了国内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安踏的决策不仅是对自身立场的坚守,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