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振高三学生跳楼自杀
事件回顾:平阳中学学生贺抒勤跳楼悲剧
一、事件经过
时光倒流至2014年3月13日,一幕令人痛心的场景在浙江省温州平阳县萧振高级中学上演。当晚19时11分,高三(6)班的学生贺抒勤,在晚自习期间从教学楼五楼跳下,紧急送医后,因重度颅脑损伤不幸离世。监控录像显示,事发当时,贺抒勤坐在教室第一排靠窗位置,突然起身大笑,随后跨步翻越窗户,整个过程仅3秒。教室内师生惊呼,老师迅速尝试维持秩序并报警,救护车于19时25分赶到现场,但已无力回天。
二、事发前的异常迹象
贺抒勤的行为在事发前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征兆。自3月11日起,他表现出整理书包、谈论“世界末日”“黑暗天空”等异常言行,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并通知了家长。3月12日,家长来到学校与贺抒勤进行沟通,并共进晚餐,但具体的谈话内容并未公开。在跳楼前的10分钟,他还在门卫室与保安聊天,之后被老师陪同返室。他的心理状态也显示出了异常,抽屉里留有表达对学校不满的纸条,同学反映他常写玄幻小说,可能通过创作逃避现实压力。
三、后续处理与调查情况
警方经过调查后认定这起事件为自杀,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校方以“调解中”为由拒绝接受采访,教育局也并未公开回应。部分报道称,学校最终并未被追责,但关于家属与校方的调解细节尚未披露。
四、社会影响与舆论反响
这起事件的监控录像在网络上的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跳楼瞬间的“怪笑”和突发性让这起事件更加引人注意,播放量达到了数千次。网友们围绕自杀原因展开讨论,包括高考压力、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一些非理性的猜测如“邪灵附体”等。
五、事件的特殊性
这起事件因监控画面的直观呈现、学生跳楼前的反常大笑,以及遗书中对学校的控诉,成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压力的典型案例。它不仅引发了对学校心理教育和学业压力的关注,也促使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在这起悲剧中,贺抒勤的离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关于如何更好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如何减轻学业压力、如何在学校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等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