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多体恒星系统 或不适合人类居住
【奇闻速递】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发现银河系中的恒星系统多呈双星系统形态,更有复杂的多恒星系统存在。在加州理工学院与印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心科学家的努力下,ROBO-AO自适应光学系统被研发出来。美国宇航局资助的PALM-3000自适应光学系统也被投入使用,并被安装在帕洛玛天文台的望远镜上。科学家们开始聚焦于一个拥有三颗恒星的天体系统,那里可能存在一颗行星候选者。
当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多恒星系统中时,天空似乎繁星点点,白天就能看到多个太阳。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仿佛身处科幻电影的宇宙世界。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拥有三颗恒星的天体系统内部存在复杂的引力环境,更不用说拥有四颗恒星的系统了。早在2013年,研究人员利用开普勒望远镜的数据发现了编号为KIC 4862625的四恒星世界。但最新的研究显示,四恒星系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稀少。科学家们推测它们的形成大多源于两个双星系统的相互公转和接近,最终汇聚成四颗恒星的壮丽景象。
安德烈是智利托洛洛山的美洲际天文台科学家之一,也是本项研究论文的合著者。他提到之前的研究估计类太阳恒星系统中大约有四成拥有四颗恒星。但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比例似乎在逐渐减少。新发现的四恒星系统被命名为“白羊座方向的守护者”,距离我们约136光年。在这个系统中,存在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其质量大约是木星的十倍左右,它的轨道周期为一年(约等于地球上的公转周期)。而这个系统中另一对恒星距离它们约等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的千倍之多。在这样充满复杂引力的世界中,科学家们认为难以存在宜居行星。试想从该系统中的行星视角来看,天空中出现多个太阳的场景就像星球大战电影中的塔图因星球一样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