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

民俗文化 2025-04-11 18:52www.168986.cn民俗风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在唐朝的盛世年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得知好友王昌龄因某些原因被贬至遥远的龙标(今湖南黔阳),内心充满感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这首深情厚意的诗。

诗中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以暮春特有的景象——杨花飘零、子规哀啼,来烘托离愁别绪。杨花象征着飘零与离别,子规的啼声则暗喻友人的孤独与哀伤。这漂泊孤寂的意象,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王昌龄独自面对贬谪的孤独与无奈。

“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五条溪流,此处凸显了贬谪路途的遥远与艰险,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的关切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则是整首诗的核心。李白将自己的愁思寄托于明月,希望明月能陪伴友人度过这段艰难时光。这种抒情手法,既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又暗含对朝廷不公的愤懑之情。末句中的“夜郎”指的是湖南怀化境内的夜郎,并非贵州的古夜郎国。此处有追随友人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无尽的牵挂。

此诗不仅以奇特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编织出朦胧的意境,而且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作为唐代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李白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同情,同时也折射出自身对仕途坎坷的感怀。

王昌龄的贬谪对李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深深理解友人的苦闷与无奈,因此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支持。这首诗不仅是对王昌龄的慰藉,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困境中,友情依然可以跨越时空与距离,给予人们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上一篇:喝rio鸡尾酒后的禁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