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O2O之名颠覆传统医疗都是自吹自擂,不如先从
摘要 从定义上来说相对于O2O的颠覆作用,O+O更强调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转化和互相影响。这样以来,医疗的互联网+更适合于O+O。
还没怀孕,娃的衣服就已经做好了……
被资本铜臭味裹挟的医疗O2O行业,在这个被互联网+催熟的季节满嘴都是颠覆、变革,一场接一场的意淫高潮轰轰烈烈的上演。他们给投资人讲故事,有时候连自己陷在里面都不能自拔,我们现在做online,以后拓展offline,然后布局整个医疗产业链,你看看,我们的将来多么美好!
过去十五年,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被互联网渗透和改变,唯独医疗行业没有,这里面隐藏的巨大商机,给了他们满嘴跑火车的底气,也给了他们暴富梦想机会,而重要的是,现在看起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O2O医疗故事,普遍都是“我有能力”重塑医疗产业链,各自拿出一个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商业模式想着颠覆原有医疗格局,而不去想,互联网该如何去解决传统模式无法解决的痛点。
目前来看,对于其他行业的互联网模式,都是用效率工具去解决传统工具无法解决的效率与资源的配置问题,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前端和后端或许可行,在能产生的医疗行为方面远远谈不上这个问题,或者根本不会有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互联网模式试图去改变这种现状,只能是周边搭台唱戏,自吹自擂。他们给资本市场讲故事的时候,便会说,你放心,目前在教育市场阶段,等一轮炮灰过后,我们就看到未来了。
传统医疗留下的疑难杂症
医疗行业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无非就是以下三点
虚假信息泛滥;
医疗资源稀缺;
医疗资源过于集中。
如果互联网在里面插一脚,这就如同有了12306 以后,只是减少了在火车售票点排队环节,对过年能否买到票毫无影响一样。
抛开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想一下到医院就诊的简单流程,其主要包括诊前、诊中和诊后。
对于诊前阶段,目前也是移动医疗创业泛滥的扎堆点,也是互联网介入后可行性最大的地方,但目前来说,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其中悲观的事实,就是线上问诊的效率没有比线下问诊效率高,而相反的低很多。
,目前这类项目都是靠着概念吸引用户,然后用投资人的钱砸出用户活跃度,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手段也同样不会比传统医疗的手段高明多少,并且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对于诊中,光是在挂号的时候向医生工作站提交主诉这件事,在医院和HIS企业这边就如同移山工程,更何况数据统一管理。在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医疗设备和医生,医疗设备是可以用钱解决的,用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事,咱暂且不论,那么医生怎么来,医生本来就是一个稀缺资源,如果签约医院,可以拿到更多的薪水和各种保障,而现在突然冒出来的新型平台又拿什么给他们这个保障,这背后就是一个死循环,有了钱,不一定有病人。所以说,医生不流动,移动医疗难以真正“移动”。
另一方面,其他行业的大平台大多是有统一接口,直接对接行业内B端用户的信息化系统,但医疗行业在这个领域很难,每家医院的HIS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不一,很难有大平台能统一介入。
而对于诊后服务来说,更加偏向于线下,相对来说,这一个环节,可以想象的盈利空间则更小。
互联网之于医疗的药性
那么对于互联网来说了,能起到的作用也无非以下几点
更便捷的传递信息;
更精准的传递信息;
更有效的传递信息。
而这些特征注定了互联网注入医疗行业后,只能起到解决信息问题、优化原有程序、资源配置等方面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互联网可以作为医疗的媒介,但不能成为医疗的平台。
从以往已经成熟的互联网模式分析来看,互联网交易要深入到一个行业,可以交易的品类够齐全;其二,参与交易的人要足够多。第二个问题或许实现的难度不大,但对于第一个问题,医药不分家就是横在移动医疗面前的坎。
所以结合传统医疗弊端,互联网应该对症下药,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去解决资源稀缺问题,那么我们回归到互联网的实际操作中来
信息问题这个问题其实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假信息的泛滥,打开搜索引擎搜索医疗相关关键词,满屏的推广,而这些推广所提供的答案,打开之后发现和你对话的是一个穿着白大褂看上去资深的医师,殊不知都是一些医药公司聘请的大学生实习生,到处从网上copy资料,哪来的可信度?要去解决信息方面的用户体验,是移动医疗企业得攻克的难题,也是最容易入手的,目前行业里也出现了从这个角度切入的企业,比如做母婴垂直的医信,但目前来说更多的是噱头大于实际。
智能硬件采集数据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采集各方面数据,各种穿戴设备产生的量化自我的数据、线下医疗行为产生的检查数据和病历数据、线上的诊疗记录和行为数据。这些可穿戴设备已经不是局限于检测心率,热量,来自美国的CardioNet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旗下的产品MCOT就是一种可穿戴医疗设备,它能够记录30天内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公司监控中心。基于专业医疗机构的支撑以及公司在大数据方面的研究,CardioNet的后台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诊断,并且生成报告发送给患者。
原有流程优化通过线上挂号,以及患者将自己的情况及电子档案传输至医生,省去部分环节,节约资源与时间。这其中包括各种穿戴设备产生的量化自我的数据、线下医疗行为产生的检查数据和病历数据、线上的诊疗记录和行为数据。
所以目前来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做的较好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大都是以一种周边服务的姿态去迎合并靠拢现有的医疗模式,在医疗整个产业链条上起到的更多的是辅助和服务作用。
别再以O2O之名忽悠
直白点说,移动医疗创业千万要避开去实现医疗行为的想法,因为在医疗行业这个复杂的产业链上,有很多互联网模式根本无法撼动的地方,也不可能去破坏掉原有的医疗模式,如果非要硬碰硬,可能是有的,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或许不是十年或者几十年的问题,谁又能够真正坚持到底呢?谁又能保证医院不会抢先一步呢?
所以目前移动医疗的突破点是先绕开医院,去完善周边服务,当周边服务完善的时候,完成与医院的对接才是医疗的大时代。
这样一来O2O来形容互联网模式的医疗,则并不是很准确,更准确的说法则是O+O,从定义上来说相对于O2O的颠覆作用,O+O更强调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转化和互相影响。这样以来,医疗的互联网+更适合于O+O。
从趋势来看,未来可能不会有简单的线上企业或线下企业,企业在一开始的产品和业务设计时就需要通盘考虑线上线下的融合,只是太过于沉重的医疗产业链赶在了这个时机。
【本文作者狼蚁网络推广Vince-an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