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凭销量就唱衰?Apple Watch 成败要看下一代
摘要 对Apple Watch这个形态产品的推出,是没必要一定要求到像iPhone、iPad这样的成功产品一样的,也许苹果本身也没这么想。
从4月份开始预订到陆续上市,苹果Apple Watch已经推出3个多月,也即将开售满百天。,其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质疑销量远不及预期、初代产品功能多属鸡肋……
由此引起的讨论是,Apple Watch到底是不是一款成功的产品?苹果推出Apple Watch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查看钛媒体作者解读《Apple Watch负众望,可穿戴设备成熟是假象》)
从最近的一段时间的观察看,Apple Watch一代现在的表现就像当年的第一代iPhone、第一代iPad一样,在他们所开创的那个新品类里,仍然是会显得那么稚嫩、那么不够完美。但Apple Watch的成败还远不是这百日可论的。
说不清的销量
销量质疑来自于两方面,是从发售至今,苹果从未正式对外公开过Apple Watch的销量。不知是不是库克早就预料到此,在去年10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就曾指出说Apple Watch的销量不会像iPhone、iPad一样单独公布,这其实也说明也许从一开始,苹果就没有在产品市场的规模和重要程度上把Apple Watch和iPhone、iPad放在一个层级。
另一个层面,陆续在媒体上曝出的一些相关预定数据,事实上也一直是由所谓的分析师和机构在揣测,比如最近宣称Apple Watch销量大幅下滑90%的Slice Intelligence,事实上早在预定之初,号称Apple Watch预定量过100万的也是这家机构。所以,无论是预定量还是销售量,目前是没有确凿说法的。
不妨从离我们最近的中关村市场来看,从发售之初,Apple Watch在市场的表现就没有像iPhone每代新品上市时的加价潮那么疯狂,这是中关村的经销商朋友给我讲的他们印象。
而从目前中关村几个主流的现渠道数据看,每天的出货量在30~40台,这些渠道会搜集来自国内行货网上渠道和香港的水货渠道产品现货销售,各渠道累加估计在北京的日销售数据在300~400台,加价从最初的1000~2000元到现在基本和官方价格一样,港货甚至要低个200~300元。与此,苹果线下零售店也很低调地开始直接销售,从这些市场的细节表现也确实看出,Apple Watch的销量没有那么理想。
不能避免的可穿戴怪圈
一个产品的市场表现最怕的不是被人捧或被人吐槽,而是被人忘记。Apple Watch上市之后,热度确实在退烧,比如之前认为最不靠谱的待机时间,其实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在关心。真正用的人已经习惯,而没有用过的人已经无心吐槽。
从我自己使用Apple Watch这2个月的时间看,沉淀下来的需求最大的无非是2个,看时间/日历/天气这样的最基本需求、作为一个手机推送信息的腕上接收端。健康应用和其它应用的使用频率极地,原因主要是应用在手机端启动慢,很难有耐心。所以目前看Apple Watch产品本身也是不完美的,体现的结果是用户的粘性没有那么高,而这几乎是所有智能新硬件共同的一个糙点。
成败看下一代
所以对下一代Apple Watch的定义就尤为重要,从苹果过去数个不同类型的产品发展也能看到,往往要到第二代产品才算是产品形态的真正定型。所以从这些方面能看到Apple Watch 2代改造的方向
1. 系统必须能够更独立于iPhone运行,现在绝大部分应用特别是第三方应用,必须在iPhone配对的环境下才可用。系统对第三方表盘的支持也必须加入,否则可玩性太弱。
2. 更快的处理器按照初代的迭代顺序,应该是S2,现在Apple Watch的应用运行速度太慢是体验上最大的鸡肋。
3. 更多传感器比如睡眠追踪,虽然苹果固执地认为睡眠追踪没有必要,但当这项功能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手环标配的时候,Apple Watch舍弃这个功能并不明智。
4. 其它一些靠谱不靠谱的想法加入Facetime相机摄像头、增大电池电量。
毕竟苹果也不是万能的,在近40年的历史上,苹果推出过很多成功的产品,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失败产品,比如牛顿机,之后在iPad上复活,所以对Apple Watch这个形态产品的推出,是没必要一定要求到像iPhone、iPad这样的成功产品一样的,也许苹果本身也没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