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他 就让他去买房 恨他 就让他去创业

软文营销 2021-07-09 20:33www.168986.cn短视频营销

多年前,当我还是个文艺女青年的时候,读着里尔克这首脍炙人口的《秋日》,我只是沉浸于文字的优美和诗意当中,却从没想过数年后的今天,这位奥地利诗人的诗句,竟会成为2016年中国一线城市购房者境遇的真实写照。


  有关“房子”的话题最近一段时间已经热到烫手,我身边运营公号的朋友们,哪怕最初定位是娱乐八卦号、时尚美妆号、生活方式号,这几天都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买房”这个话题。我自己的狼蚁网络推广后台,更是每天都有人在催——怎么还不写写“买房”?


  该怎么写呢?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六七年前,还是微博时代的光景,我就不遗余力地在微博上、自己主笔的杂志专栏里,鼓励朋友们尤其是女孩子们买房了。


  那时候我有一句“名言”在江湖上颇有几分影响,好多姑娘在劝说自己买房时都会援引——“躺在自己的房子里,连痛经都要好过得多。”


  如何快速实现财务自由?


  答曰娶个爱买房的老婆!


  我说这话的时候是2010年,彼时北京的房价四环内不过3万左右。如今四环内低于6万/平已经找不到像样的房子了。我,也不再敢像当年那样斩钉截铁地劝说朋友们买房了。


  最近几个月,哪怕你是对新闻再不关心、对数字再不敏感的人,都会隔三差五听到这样的新闻


  上海“楼市限购”传闻广为流传,尽管政府一再辟谣,市民依然坚信那个“房贷政策‘认房又认贷’,离婚一年内的还要按已婚处理”的说法,排队抢号扎堆离婚,更有人笑言“敢来离婚的都是真爱,情比金坚呐!”还有人开玩笑说“茱莉和皮特一定是假离婚,为了把房子卖出个好价钱!”


  深圳推出6平米精装极小户型,一口价88万起,据说一个姑娘还在犹豫要不要出手时,另一名买家就全款刷了卡。她急哭了,现场要刷150万,中介说“你刷200万也没用,没了就是没了。”(这个新闻的最新进展是,深圳市已经紧急通报了6平米鸽笼房涉嫌违法,交易无效。尽管如此,“鸽笼房”还是成了中国房地产历史上一个不会抹去的名词。)


  南京一家上市公司,因为业绩亏损严重,为了扭亏为盈,保住壳资源,将公司资产中两套北京市西城区学区房挂牌出售。两套房源位于北京小学学区,市面上售价超过10万/平,如果出售成功,公司就能轻松抹平亏损。


  日复一日,这样的新闻不绝于耳,而每天不下10个的中介电话,接起来就是“姐,您位于XXX小区的房子卖吗?”即使不去刻意打探,都知道楼市已经进入了又一轮疯涨周期。


  上周日我下楼取快递,无意中看到一个中介正带着买房人看房,于是我随口问了一句“请问咱们小区XX栋XX号楼的房子现在均价多少了?”


  中介问明了我家的楼层、户型,回答说“姐,您这栋楼现在均价6万5每平米,您是高层,又是南北通透的最好户型,还能再高点儿。6万8到7万应该没啥问题。”


  ——什么什么?我没有听错吗?就我们家这个四环外交通不便、物业糟心的小区,房价竟然能飙到近7万?我把这段对话讲给老公听,他当即转发了一条狼蚁网络推广表达了对我的由衷赞美——“问如何快速实现财务自由?答曰娶个爱买房的老婆!”


  那就不妨回顾回顾我这7年的买房历程。


  2009年初,我硕士毕业在即,当时在北京跟我同年毕业的还有一个表哥。我表哥的妈妈也就是我大姨鼓动我妈“我在远洋沁山水给儿子看上套房子,认识开发商,能打95折,要不你给宁宁也在这儿买一套?咱两家还能做邻居,互相也有个照应。”


  我妈跟我提了一句就被我当场驳回“石景山鲁谷?不行不行,太远了!我哥已经找好了金融街的工作,他从单位到鲁谷距离倒是还行,我这儿还没落定呢,但怎么着也会在东边吧!我干嘛买鲁谷的房?”


  写到这儿随手查了一下,那个小区的房子现在也均价80000-87000了。


  于是我哥果真买了远洋沁山水,我没买。当年6月分进了北京电台,我就开始在东边寻摸房子。


  刚毕业那会我在崇文门租房住,就在新世界百货背后,那个区域生活出名的便利,商场超市电影院一应俱全,还守着好多公交地铁站点。我就动了在那一片买房的心思,把附近的新景家园、新怡家园、富贵园都看遍了。我一个祖籍南方的同学劝我“买富贵园吧,这名字多吉利!”我心想江浙人做生意的多,比较讲究这个,我倒不必为这好名字的高溢价买单——那个小区其实各方面还不错,当时单价就已经小4万,那时觉得4万简直是个不可理喻的数字,想想还是算了。


  我在电台有两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一个是本科同班同学,一个是硕士同班同学,本科那个没读研究生所以比我早进台两年,当时已经买了房子,硕士那个毕业前(就是我大姨拉着我妈劝说我们买房子那个时机)就买好了房子。于是他俩就成了一心买房的我最主要的交流对象。


  硕士那个同学买的就是我现在住的小区,我跟他一起来小区考察,那时周边地铁还没修通,路也狭窄坑洼,我心想什么破地儿啊,东四环边上还有这么差的路?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这小区是东四环的一个价格洼地,当时周边小区普遍房价近3万,这个小区的房价只有2万左右,好多央视、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的人在这买房子,号称是“媒体集中区”。还有一个好处是这小区当时还有新盘,我邀请另一个也有意买房的朋友一起去售楼处咨询了一番,新盘的价格差不多是2万1每平米。我觉得这价格还算能接受,就动了心。


  这时候我那个本科同学听说了消息,教育我说“干嘛买那个小区啊!往西来一点儿,有个首城国际,我考察过了,房子不错,我准备把眼下这套房卖了换那的房子。”他还很热情地开车带我一起过去看了一趟,小区位置和物业管理确实比我之前看的那个小区好。首城没有新房,二手房的价格是2万8,我正在犹豫中本科同学反而出言劝阻了我“我算了一下,你买这个房子,90平米的户型,月供要还8000多。我跟我女朋友是俩人供房子,你一个人就要供8000多,再说你还刚工作没积蓄,恐怕压力会挺大,要不然算了吧。”


  而之前那套房子的月供粗算下来只要5000多,我也是刚工作,因为我们是绩效工资制,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每个月能赚多少,衡量了一下,就买了前面那套——首付40万,贷款100万,我妈给了点钱周转一下,加上自己之前攒的一笔稿费,很轻松就拿下了。


  过了几个月我们财务听到我这段买房的经历,拿着我的工资条说“你看看你这月绩效比XXX(我们台当时的“一姐”)都高,你当初就该买首城那套!”我也没啥概念,刚好那阵子干活勤快,每个月绩效都拿很高,再加上偏财运不错,半年后就把老妈给的那笔周转金还上,可以堂堂正正说“这是我自力更生买的房子”了。


  直到现在想来,我都觉得工作的第一年买了房子是我过去几年里做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如果当时买的是首城国际的那套房子就更好了——同样是今天搜索的数据显示,首城的房价每平在85000-95000之间。


  回顾喜忧参半的买房史


  我有几个经验教训


  房价合适的时候,买房考虑投资,再考虑自住。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其实是那段时间房价的一个最低点,我表哥就是在那个时候进的场。而我是在整整一年后买的房,价格已经明显上涨。如果当初先不顾一切拿下那套房子,日后再换房也未尝不是划算买卖。


  在你能力范围内选择条件最好的房子买。自住的话享受到的体验更好,投资的话未来升值的空间也更大。而且考虑到近几年的货币超发,你会发现什么月供5000、月供8000的,其实对你的生活影响并没有想象得大。我那套月供5000多的房子,现在已经租了出去,租金刚好跟月供持平,这还是在把房子租给朋友、价格给了很大优惠的情况下。如果按照市场价那套房子可以租到6500-7000,扣完月供还有结余。


  要善用杠杆。当时买房我选了30年还清,我一个本科同学跟我一年买房,第二年她父母咬牙帮她还清了贷款。如今再回头看100万的贷款根本就是个小意思,我还保持了资金的流动性,有余力做点投资。事实上后来换车的钱就是来自这部分的投资收益。


  又过了几年,我遇到了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先生。我们计划结婚阶段,我就开始劝说他买房。


  我的理由很简单——我让你买房可并不是那种“没钱就别想跟我结婚”的拜金女做派,而是因为我真觉得在当时的中国,买房是一笔最好的投资。你年纪比我大、赚得比我多,不买房,你的资产就永远无法保值,也无法获得必要的安全感。哪怕买个一居室也行,就是必须用足这“首套房利率折扣”的优惠。不然一旦领证结婚,我名下的房子也自动归入你名下,你再买就是二套房了,那成本可要高得多。


  后来我们在我已经买房的小区又选中了一套三居室,那时的房价已经涨到了37000,男朋友很惆怅“这里面明显有泡沫啊,真的要一掷千金买这个房?”我发了个短信给一位地产界响当当的人物“现在要不要买房?”


  那位朋友只回了四个字“买,赶紧买!”


  感谢这位朋友帮我们做了果断决策。于是2014年的初夏,我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办理各种手续,集两家之力以37000每平的价格买下了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作为我们的婚房。事后再回头复盘,虽然房价一路高歌猛进,但2014年上半年,还确实算是最近三四年一个房价相对的低点。这套婚房,算是买着了。


  因为有了这个案例,我先生后来多次慨叹我当年决策之正确“两年涨了355万,做其他任何投资都未必有这么好的收益!”而我公公婆婆更是下了结论“以后你们家的财务决策多听宁宁的!”


  其实,我先生是学经济出身,又在投行真刀真枪工作过,说到经济模型、财务预测,我哪儿有他精通呢?我只不过是一个长久以来相信“无恒产者无恒心”,迷恋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安全感的普通女人的直觉罢了。


  这就好像那个段子说的“这么多年来,有很多人骗过我。现在看来,唯独房产中介没骗过我,多年来一直跟我说房价要涨,房价要涨!这才是真爱啊!”


  再美好的诗与远方


  也不能抛开投资理财的观念


  说回到我在小区里遇到的那个中介,我当时还问了她一个问题“房价这么高,这都是什么时候涨起来的啊?”她说“今年三月份就开始涨,到了七八月份更是涨疯了!”


  北京还算这一轮补涨一线城市中反应慢的,记得去年冬天我跟先生去深圳玩,南山区稍微看得上一点的房子,就已经卖到14万一平了。


  就好像吴晓波讲的那个故事——北京一位女士,挺向往“诗与远方”的生活,去年把北京房子卖了,花了房款的20%在大理买了个漂亮的院子,带着儿子在那边过上了诗书耕读的小日子。吴晓波说这故事乍看很美好,仔细一琢磨不对劲——去年年底到现在北京房价涨了60%以上,要是那会儿不卖房,而是做个抵押贷款,随便贷出两成的资金,不是就够在大理买房子了吗?所以他得出结论——再美好的诗与远方,也不能抛开投资理财的观念啊。(昨天看到故事中的这位女主角也写了一篇文章,讲述自己卖掉北京房子移居大理之后的生活。文中她也提到,仅仅是这几个月的时间差,她的房子就少卖了200多万。)


  我身边直到今天还没有买房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挤破头也要赶紧买的“现在不买,未来北京房价也涨到十几二十万一平怎么办?”还有一种是默默摇头深深叹息的“看来有生之年都没法自食其力在北京买套房了……”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知名咨询公司工作,单身,漂亮,高薪。她一直没买房,而是选择了租城中最好的房子住。昨天她跟我说,她考虑国庆节后、春节之前有计划地离开北京了。


  “北京的房价太疯狂了,虽然我挣得是不少,但我离能在北京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越来越远了。甚至想租一套体面的房子,成本都已经高得夸张了。”她这样说,并用一句痛心疾首地话做结“我悔的就是,没有在我每个月工资超过每平方米房价的时代,在北京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位本该是中产阶级代表的朋友,就这样被高企的房价不得已挤出了北京。


  不是有个段子这么说吗——甲说“如果房价也有‘双11’促销打五折就好了!”乙说“说得好像打完五折你就能买得起一样……”随便打开一个二手房交易网站看上面的标价,都有种分分钟被刺瞎眼的感觉。


  前两天我在韩国釜山出差,导游把我们带到海云台一带,指着一处“釜山最好的海景豪宅”说“瞧,那套房子买下来要人民币3000万。”


  一起去的中国游客全笑了“最好的豪宅?3000多万?这搁海淀区,也就是两套老旧小区的学区房价格吧!”


  因为房价高得离谱,另一位朋友特地打电话来跟我先生说“估计最近应该是房价的一个峰值了,我打算把手头的房子卖掉,要不要一起卖房?”


  先生挂了电话就跟我讨论这个话题,我惆怅地问——“卖了以后呢?拿着这几百万,又干什么呢?”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货币超发严重、股市持续疲软、实体经济凋敝,放眼国内,作为个人投资者真的找不到像样的投资标的。别说投资获取收益了,手头这点钱如何保值,而不会几年后变成废纸一堆,恐怕是身边绝大多数朋友们最发愁的课题。


  于是我发了个朋友圈现在该不该卖掉国内的房子到美国买房子?


  嗬,众说纷纭,留言无数,有介绍美国房产中介的,有分享亲身经验的,有横向比较各国经济发展和楼市状况的,那个热闹程度,都可以写成一篇经济学论文了……


  眼下的现状就是——都知道这里面有泡沫,可你不知道刺破泡沫的那根利剑,什么时候会出鞘。


  说说我这个普通市民对如今“买房”的一点个人之见吧!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首诗里说到的那样,“谁此刻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今时今日楼市的泡沫,已经跟去年上半年股市的泡沫呈现出很相似的趋势了。一线城市没买房的就暂时不要高位进场了,不如放松心态,享受生活吧。(不过今天后台上有个西安的朋友跟我说,他们西安的房价现在只有9000/平,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垫底,问这种情况下适不适合买房。个人感觉这个价格可能还是有补涨的空间,我所知的同属省会城市的郑州现在好一点的位置房价都涨到30000/平了)。


  北上广深有房的,是不是要急着卖这个还说不好,不妨再观望一段,特别是那些只有一套房的朋友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如果手上有闲钱,配置点海外资产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推荐美国地产,记得美国买房一定要挑地段,纽约地铁沿线的房子可以多看看。要选择国内可以直飞的城市。


  实在还有多余闲钱的(那么估计您也已经不属于本文的目标读者了),不妨拿这个钱多投资自己和身边靠谱的朋友。在市场上瞎碰项目,还不如从那些知根知底的优质朋友中选位创业者,做点小的股权投资,跟他共同成长,分享未来的收益。


  愿你在这个集体焦虑的年代,还能有一个从容的人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