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者:你为什么如此不淡定?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会骂这个社会浮躁?为什么会说国内的整个互联网创业氛围越来越浮夸?为什么讲现在的创业者渐渐偏离了创业的本质呢?与70后、80后相比,为什么很多90后创业者谈创业其实就是在谈营销、谈融资、谈估值、甚至谈上市,离开这些,创业似乎变得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可言。
虽然有些片面,但却是这个时代的种种行为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也是我们亲眼目睹的现实社会。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时,其实这个社会本不浮躁,而浮躁的是我们躁动的内心。
最近炒的比较火的两个事件,相信大家也有耳闻,同为90后,我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和评价,更多的是观察,如果你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炒作和营销,那你无需转发朋友圈,也无需对此作出任何评价,当你处于观望状态时,所有的炒作营销都成了他们自导自演自嗨的喜剧或悲剧罢了,至于主角、配角和观众,显然都是他们自己。
而每当这些行为出现时,我们总是感叹创业者太浮躁、社会太浮躁,其实不然,当你感叹的时候,你才是浮躁的本身,而浮躁的本身又传递于社会,使之相互影响、互相牵制,通过对创业者的观察归纳发现,使我们内心变得浮躁的因素有以下这三大因素——社会成功文化的过度渲染、90后创业代表有意或无意的炒作影响和90年代后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造成的压力。
社会成功文化的过度渲染
在国内,很多创业者都喜欢成功,不喜欢失败的文化,也没有失败的概念和预测,我们也不知道失败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和情形,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也是如此,我们每天都能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媒体平台上看到Apple、Google、阿里巴巴、Facebook、腾讯、百度、小米、uber、滴滴快的的各种新闻资讯,不是推出新产品、收购,就是融资、上市或者撕逼。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听到奶茶妹跟东哥又领证了、马总又买山顶别墅了、雷布斯又唱Are you ok?神曲了,还有各种高大上上千万美元融资的初创企业。在互联网创业界,我们似乎每天都被这样的信息资讯充素着,给我们的错觉就是互联网、创业环境一片大好,整个经济环境欣欣向荣,不信,小米5年铸造的手机帝国神话;Uber 5年500亿美元估值,玩快速颠覆是不是分分钟的事儿,所以那些被洗脑过度的创业者一上来则想颠覆BAT、玩转小米雷军,这是多么疯狂的想法啊。
这绝对是一种病态和不正常的现象,创业的成功率本来就10%不到,甚至更低,而我们每天看到的偏偏都是这些成功企业各种翻来覆去的资讯,一归纳你会发现各媒体上50%的信息都是在报道他们。
而剩余90%失败的企业资讯我们基本看不到,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何无缘无故就死掉、消失了,其实这些失败的企业对我们创业者来说才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从他们的失败案例中,找到自己的短板和缺陷,从而去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马云说过,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失败的原因就那几点,就是这个意思。
,我在思考,刘强东跟奶茶妹秀恩爱、领证等八卦让我学到什么了?是不努力,自己的女儿被同龄人抱走,努力,可以抱走同龄人的女儿吗?;马云买别墅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创业很简单,十几年就可以从屌丝逆袭成高富帅,成为首富吗?或许是或许不是。
,我并不是在否定新闻资讯的价值,也不是在否认这些大佬的言行举止不能给我们带来思考,我只是在反思,我们的社会过度的渲染成功文化,所有的媒体都聚焦在他们的身上,似乎都在围绕着他们转,只要他们一有动静,世界满天飞着同样的信息,高度、严重的同质化资讯,那一刻有种让人觉得世界好渺小的感觉。
而这种对受关注企业高度聚焦的后果就是忽视了创业失败文化的有效传播,其实每天都有很多的企业关门倒闭,但却很少有媒体报道,也许是因为这个社会害怕失败、忌讳失败,也许是因为失败实则晦气,所以不敢看、也不敢提,也许这样就能避免失败了。
这几天我在看一本书,叫《创业,生与死》,是日本板仓雄一郎写的,这本书写他是如何从事业巅峰走向谷底和死亡的,他把他的失败经历一览无余的描述出来,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其实创业的成本是非常高,或者说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坑,不是并不得以,不要轻易掉坑,因为创业你要付出的绝不是简单的时间、精力跟金钱,你还要失去陪伴亲人的机会成本,严重一点可能还会突然失去健康、一病不起、未老先衰或因熬夜工作而猝死,这些后果其实我们并不了解,也不曾想象,我们只知道创业能让你变得富足、能上头条,风光十足。
其实在美国和日本这种失败文化的传播是非常广泛的,即使创业失败了,他们也会把自己的经历梳理成书,流传后世,但在中国似乎还没有,我们觉得失败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是件让人抬不起头的事儿,恰恰相反,当你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失败时,其实失败离你并不遥远,我还是很佩服余佳文的创业心态的,他说,失败了大不了重新再来,这就是一种淡然处之的心态。
所以我觉得现在国内互联网、创业急需将创业失败的文化与过分渲染创业成功的文化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比如前段时间流传的一篇,叫《华东O2O项目死亡名单一窝蜂后惨死案例》,这是我仅此看到的对创业失败文化传播得较积极的一次,但很可惜的是这些创业失败的创始人却没有站出来说他们为何失败,也没有媒体去采访他们,我相信他们的失败绝不仅仅是因为O2O模式不成熟或各种红海血海,一定有更值得我们创业者去避免和借鉴的他因。
90后创业代表有意或无意的炒作影响
国内耳熟能详或整天在折腾的90后创业者,其实屈指可数,就马佳佳、张天一、余佳文,还有相对低调的温城辉、陈安妮、王旭锐等,虽然屈指可数,但他们却让大部分90后创业者变得极其不淡定或说浮躁。有意无意中,这些被骂出来的网红明星成了90后代表,十几个人就代表了一代人,影响一代人,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儿。
这几年,戴着90后的光环,他们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作为90后后来者,我们眼睁睁看着从马佳佳的情趣用品到陈安妮过1%的生活、余佳文的一亿红包、见总理,再到哈佛退学的瞬间爆红所获得的营销红利;看着3000万美金赌你是马云、见面15分钟就定投、刷柜子都能投2000万的资本市场热潮,他们或说谎或夸大,但你说90后创业者能不眼红、能不心动吗?但这真的是我们看到的全部吗?还只是他们创业痛苦过程中一点点仅有的光芒而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