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行政,是创业公司应该招的第一个员工
都说,创业公司 CEO 最为重要的责任有三样—— 想方向,找融资,招牛逼的人。不过真的落地的时候,那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儿反而成为创业公司成立初期最为迫切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三件事情—— 公司注册、选办公住址和员工管理。
公司注册这件事请,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现在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会选择 第三方代理,”这个事情虽然并不太麻烦,最耗费时间,主要还是要来回跑。“ 一位创业者告诉36氪。线下的代理整个操作流程已经非常成熟,价格也不算太高,对于一般的创业公司来说都可以接受。“线上现在也有些服务,当时比较着急,于是就找线下的了。”
虽然公司注册服务代理中介已经发达了,有些个细节还得 CEO 自己拍脑袋决定。而“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取名字。” 这大概是许多初期创业者的心声 —— 公司名、产品名,朗朗上口的,还得符合公司业务的调性。
“产品名还好,可那个公司名则必须是唯一性的。大家都喜欢取一些动物相关的名字,导致审批并不容易过。” 取暖APP 背后的公司叫做“叫小鱼”,虽然这个公司之前没有做过,但由于相似的公司太多了,申请的进度非常缓慢。“还是托了熟人,找了关系,这事才算是解决了。”
大众化的名字虽然好,用户好记住,也却过不了工商这一关。“玲珑”的创始人困困就说,我们也希望叫做“玲珑”,这是国家规定的常用词汇,不可以用来作为公司名字,所以我们只好退而求,叫做“玲珑沙龙”。
办公场地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早期公司的注册场地和办公场地往往是分开的,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在北京,一般的创业者会选择一个大兴的地址作为公司的注册地址,再选择一个更为方便的场所进行办公。
这个问题在广州同样也存在。取暖的团队说,这里面有坑。你必须到街道办登记,这里涉及到征税的问题。“我们拿到一定的优惠政策,有时候为了税,街道办会不批准”。
对于实际的办公场地来说,孵化器对于创业者来说一个不错的选择,早期入驻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便于早期的孵化和发展。后续会有几个问题
1/ 孵化器都有周期,“游击战”是很经常的状态。“先去这个孵化器待几天,再去一个免费孵化器,我待过的孵化器快要超过5个了。”一位连续创业者向36氪说到。
2/ 团队成长后,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办公空间,“不能离中关村太远,远了那些北大清华的学生就不乐意了,他们不想走太远。” 猿圈的创始人郑萌在搬离氪空间之后,下一个办公地址就选择了在知春路。
3/ 创业太热,房价也跟着上涨,创业者在和36氪作者聊天的过程中,偶尔也会顺嘴问下附近的房价。选课网的创始人李好宇选择了从中关村搬去了三里屯,据他透露中关村的地皮快是三里屯的两倍了。
选择一个好的办公场所,与去注册一个新公司差不多,不麻烦非常浪费时间。跑很多的地点,与物业打交道,“我从来没有想到,其实创业公司初期最为稀缺的人才是一个好行政人员。” 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团队告诉36氪。
这句话也出现在另一位创业者的口中,CEO 早期还有一个特别累人累心的工作——员工管理(招人、社保、公积金等),“我对于这个事情完全没有概念。” 某团队的联合创始人说到。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整个团队的做法都是亲力亲为,但后面发现这个事情几乎不靠谱。你要么有个靠谱的行政,要么有个靠谱的猎头资源。”现在,虽然我社保、公积金已经有很好的方案了,公司所需要提交的材料都是固定的,并且有一套很好的计算系统,但最为核心的问题还是——“费时间”,而且还有一堆的员工福利、员工情绪。“管这么多事情,哪还有功夫做产品。”(此处有苦笑。)
“这一切的问题等到你有一个好行政的时候就解决了。”这个位置的人是一个全能人手,会财务,会招聘,还会做工资表。在36氪的早期,我们就招到这样的行政,解放了 CC,让他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公司核心业务的发展上。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为了抛出一个引子,来聊聊和创业服务相关的事情。现在,针对创业者的相关服务很多,例如绿狗网、快法务、知果果、51社保、金柚网等等。现在36氪准备收集你对创业服务产品的反馈,快给这个邮箱 chenlimin[@]36kr. 发邮件,告诉我你是否使用过这些线上的服务,你的用户体验是怎样的,有哪些因素影响你的决策,而你理想中的服务又是怎样的,也许下一篇文章就能够看到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