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回乡种小时候味道的西红柿

网络知识 2024-01-04 08:13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市面上的西红柿品类很多,但好像很难尝到小时候的那种“西红柿味儿”。你是不是偶尔也有这样的感受?
其实这种西红柿是有“参数”的,只要把糖酸比控制在1:8左右,便是“小时候的味道”。
一个西红柿而已,至于这么“严谨”吗?在菜农梁其安看来,这是必须的!通过大数据反馈来了解消费者喜好,这样在做品种研发的时候才能不断改进、不断靠拢,直到种出“理想中的西红柿”。
又是大数据,又是糖酸比,没有个十年八年的互联网经验,怕是很难讲出这样的话来。没错,在成为菜农之前,梁其安做了八九年的程序员。
梁其安出生在山东潍坊一个名为唐家店子的村庄。虽说潍坊的农业一直以来都比较领先,唐家店子村却有些跟不上,人均一亩来地,还容易“跑”水“跑”肥,是出了名的“穷村”。
那时候,梁其安和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考出“穷村”,去过“体面”生活。既如此,已经考出去做了程序员的梁其安,怎么又回来了呢?
事情还要从八年前说起。当时,梁其安的哥哥在老家隔壁的镇任村干部,那一年,中国做出用五年时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实现目标,梁大哥带村民盖大棚种番茄。
没想到种出来了却没处卖,于是便找到干互联网的梁其安,看看能不能通过网络渠道给销一销。
番茄很快以高出市场价六七倍的价格销售一空,而这也给了梁其安很大的启发。用互联网思维搞农业,这一领域估计还少有人踏足,此时不抓住机会,岂不错失良机!按捺不住心中的创业激情,梁其安决定,回老家,盖大棚,种蔬菜!
从“码农”转行做菜农,光有激情还远不够。梁其安为此也做了很多准备,农业方面前沿的论文,看上它几百篇;古老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通读上几遍……怀揣一身理论知识,梁其安走进了蔬菜大棚,势要搞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击。按照“标准”种出来的西红柿完全不达标,投进去的钱财打了水漂,一身的欠债让家人的生活也变得艰难……
看着泄了气的梁其安,种了一辈子地的母亲没有温声细语去安慰,而是毫不客气地数落了他一顿。种地就好好种地,要吃苦,要受累,要对土地心怀敬畏,要踏踏实实下到地里去。
图片
 
在齐鲁大地上耕耘的人们,自古就懂得躬身笃行的道理,“嘴上功夫”要不得,踏踏实实才能有所收获。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梁其安是如何种出拥有“儿时味道”的西红柿的?他的大数据、互联网思维又是如何和农业结合的……
图片
 
今晚20:00,锁定CCTV4,《记住乡愁》#加油新农人#系列,走进齐鲁大地,走进梁其安的蔬菜大棚,看“码农”如何完成到“菜农”的华丽转身!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