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

网络新闻 2021-09-23 11:12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2021年9月23日 - 10月8日
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洪崖山下一臞儒,碧玉岩边抱病夫。
永日翛然无复事,人欺憔悴鬼揶揄。
——宋代|洪炎《秋分日偶成》
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江南,真正意义的秋天来了。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引起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了;三候水始涸。涸即干涸。水气的影响,春夏水长,秋冬就会干涸。
秋分日,秋色正中分。膏蟹肥,瓜果实。帘外秋雨瑟瑟,满园桂花甜香。劝君莫悲秋,秋高气爽,宜凝神静气,心怀常乐。
草木有趣
桂花
难怪陆游说“花气袭人知昼暖”,桂花的香气确实是有侵占性的。每年秋分时节,园子里,墙角边,马路上,潜伏在这个城市各个角落,甜甜暖暖的,香到过分。
这桂花可是花材中的“温阳使者”。桂花的香气,能驱走身体的寒气,疏通瘀滞,唤醒脾胃,怎能不趁机多吸几鼻子?
桂花,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木樨属。因为叶子像“圭”字,而写成为桂”。
因为开在秋季,被称为“西香”和“秋香”。桂花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其中金桂开花为金黄,银桂为乳白,丹桂为橙红,味道偏苦。以上为秋季开花,四季桂为乳黄色,四季开花,香气相对寡淡一些。我家楼下园子里有一株金桂,每年秋分前后,香气最是浓得化不开。采撷一枚插入自己拉胚做的花瓶中,置于书架上,“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备自香”。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每年桂花开时,便心心念念去杭州的满觉陇赏挂。满觉陇在西湖以南南高峰的山谷中。那一片溪水边山崖下共植有七千多株桂花,“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每到秋季,桂花便被一阵香风吹得满山开。偶尔遇到风急,飘下点点桂花瓣,这便是“满陇桂雨”了。想必如若赶到月夜造访,那便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意境。这时候,翁家山的友人家的桂花龙井也好了,桂香融合着龙井的豆香,更加丰富有层次。去年的九月末,我便与女友赶到杭州赏桂。月下民宿的庭院,小楼灯火氤氲,院子里的桂花树下,一张桌,两把椅子对坐,嗅着花香,谈着心事,如此秋夜甚美。古人传说月亮上有棵桂花树,于是便有“吴刚伐桂”“蟾宫折桂”的出典。关于杭州满山的桂花和“山寺月中寻桂子”,是有一个传说的。说是在唐代,有一年中秋节,皓月当空,灵隐寺的寺僧德明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滴滴答答的声音。开门一望,月亮中纷纷落下无数珍珠般的小颗粒,他就捡回来满满一兜,第二天拿给智一长者看。智一仔细看了一会儿说“说不定是月宫中落下的桂子。”于是师徒二人把这些小颗粒种在寺前寺后的山坡上,到了第二年中秋,每棵树上都开满了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从此西湖四周便开满了桂花。
今年中秋,遇着阴天,见不到月,便取来好友璞素女主人燕平赠送的晓月香插。一个黄铜的圆环上斜插了一枝桂花,效仿了一番“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境界的美妙。一阵秋风拂过,飘洒下一两点花瓣,竟也令我一时看得入迷。
桂花也不是每一年都守时,去年上海的桂花就迟到了。秋分过去几天了,园子里的桂花树依然不见几个花苞。早早答应朋友在秋分日举办以桂花为主题的茶筵。结果茶席上自己窨的桂花乌龙、丹桂茶、桂花糕、桂花酒皆美,唯独缺席了茶筵的真正主人——桂花,少了许多时令乐趣。好在,仅仅是以桂花为食材的饮食,已经令宾主尽欢了,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秋日良辰。
“桂为百药之长。“桂花性温,泡茶或者浸酒内服,有温中散瘀、暖胃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中国人素喜以桂花为茶、为露、为酒。
红楼梦中也记述了木樨清露和桂花糕美食。那木樨清露,是桂花蒸馏得到的香液,是进上的贡品。王夫人都宝贝得紧,宝玉挨打后,肝气受抑,胸怀郁结,她这才肯拿出来给宝玉吃。宝玉服用后“甚喜”,觉得“香妙异常”这顿揍挨得也是值得。
桂花因有辛温驱寒的作用,还被用在一个驱寒的方子中,叫“桂花汤”,记录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以桂花为主,辅以姜和甘草,磨成粉,加入盐,以书中的原话说,是“可治一切冷气”。刚采下的桂花还是活的,香气最有生气。我有时会忍不住直接放到嘴巴里,结果吃到的却是满口苦涩。这却也难不倒中国人,想出了许多以糖、盐腌渍的办法,去留存桂花的香气,用于饮食。丹桂花颜色橙红,其花瓣大、肉厚、留香持久,是所有桂花品种中唯一可闻、可赏、可品、可食的品种。
有次和武夷山的茶人朋友一起饮茶,朋友拿出老家特产——福建丹桂茶。红色的丹桂和着糖浆格外晶莹鲜艳,只要挖一小勺,冲上水,那丹桂便在杯中飞舞旋转,成为一杯香气充满唇齿之间的丹桂茶,甚是美妙。这是我第一次喝丹桂茶。福建的丹桂茶,以浦城为最佳。说来这丹桂茶也是浦城自古以来特有的一个风俗,便是制作丹桂茶来招待客人。无论逢年还是平日,不管远客近客,主人都会向客人敬奉一盅丹桂茶。当地人正月十五煮元宵,也要放入一勺桂花茶,让丹桂的橙红浓香绽开在细糯的元宵间,更添滋味。每年秋季,宁波的友人便会寄来她的母亲亲手做的一罐江南的糖桂花。咸中带鲜,鲜中带甜,甜中带香。这似乎已经成了秋天的习惯。做糖芋苗等甜品时撒上一勺,非常提味。
我的儿子最喜欢吃桂花糕,只要听到“桂花糕”三个字,口水就会一尺长。去年做了,今年又做,小孩儿一边吃得高兴,一边幽幽地道出一句“啊,又吃上桂花糕了,一年又过去了。”是啊,在一年一年的四季轮转中,时间就这样静静地流逝了。
去年还从湘西凤凰订了一些竹筒桂花米酒,味道真是香醇到令人沉醉。后来再去买同乡人的酒,味道却不对了。好的味道真真是要看人看天,也要看做食物的人的心情。能够相遇,也要看食客的缘分。[桂花糕]
取一个容器,加一杯水,放入80克砂糖,搅拌至砂糖完全融化于水中。此时加入色拉油一勺,继续搅拌至色拉油和水完全结合。筛入澄面粉和糯米粉后搅拌均匀,不能有颗粒。取一个方盘子,在盘内侧刷上薄薄的色拉油(也可铺垫保鲜膜),防止脱模时粘连。将调好的粉浆倒入方盘中,轻轻震出粉粉浆中的气泡后室温静置四十分钟。时间到后包上保鲜膜上锅蒸三十分钟。蒸好后将保鲜膜去除,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转至冰箱中冷藏一小时,再脱模切块。淋上丹桂茶或者糖桂花即可。
[江南桂花糖]
取一块布铺在挂花树下,轻摇桂树,收集桂花。桂花过筛,挑干净叶子和泛黄花瓣,用水洗一遍。把桂花放在纱布上沥干水分,放阴凉处阴干。洒一些盐,用手捏一下,腌一下后,把渗出来的水挤干,去除涩味。在瓶子底部铺一层桂花,桂花约一厘米,放一层白糖,白糖约两毫米,直至瓶口,压紧、密封,三天后桂花糖即成。
[闽南丹桂茶露]
早起采茶,避免花被暴晒。用鹅毛仔细挑拣,剔去碎叶和变色花瓣。桂花用水洗净,入锅煮沸,捞起冷却,静置几个小时。用冷开水漂洗一次,沥干,挤干水分按照11比例放入白糖,充分搅匀混合,密封。
秋梨膏
入秋,燥邪来袭,家人齐齐中招,染上了咳嗽,前前后后吃了多种药不见好,赶紧和弟妹商量,把今年的秋梨膏熬好。
山东莱阳的梨子润肺效果最好。果实硕大,呈倒卵形,表面有褐色锈斑。果肉质地细腻,汁水丰富香甜。我们便等到莱阳梨上市才开工,一瓶膏全部由梨子和几味药材熬成,十二只梨才熬出小小的一瓶,要花费十个小时的工夫,过程中没有添加一滴水,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做成第一瓶成品后,用勺子挖出一勺,膏体有着梨子慢火熬制后呈现的细细的颗粒。入口,舌尖上触及的是梨子沙沙的质感,进而满口是梨子清甜的香气,细腻、干净,纯粹,那一瞬间特别感动。我们待食物以真诚,食物便回报我们最纯粹的滋味。给家人兑温水喝了两三天,咳嗽就这么奇迹般地不药而愈,不禁感慨古方诚不我欺。秋梨膏,是一道经典汉族药膳。以秋梨为主要原料,配以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精心熬制,用于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咳嗽,劳伤肺阴。传说里秋梨膏可以追溯到唐朝。说唐武宗李炎患病,终日口干舌燥,心热气促,服了上百种药物均不见疗效。这时来了一名道士,用梨、蜂蜜及一些中草药熬制的蜜膏给唐武宗吃,还真治好了皇帝的病。从此,道士的妙方成了宫廷秘方。后来秋梨膏又从宫廷传出来,到了北京的药铺,一直作为京城的药房为宫中制作的御药。《黄帝内经》讲“秋冬养阴”,人在此时要注意防燥护阴。秋对应的是肺。肺主气,司呼吸,秋燥袭来最伤肺,所以秋冬保健应以养肺为先。而此时秋梨也正当成熟时,成为自然赐予人类的滋阴润肺蔬果的首选。《本草从新》记载,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润肺”“止咳消痰”“清喉降火”“润燥消风”等功效。
这也许是天地万物遵循时令变化最神奇的所在,万物存在丝丝缕缕的牵系。我们身体依据季节变化需要的食物,早已由自然备好,成长、成熟在山野间。
[秋梨膏]
将12只梨削皮,去蒂,用榨汁机榨成梨汁。将梨汁倒入锅中,将罗汉果掰碎,和40克红枣、30克生姜,15克川贝、30克麦冬、40克冰糖、3克甘草,40克茯苓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小火炖40分钟,用白纱布过滤所有的药渣。将过滤后的梨汁放入砂锅,小火熬10个小时后,稍微冷却,出锅灌装入瓶。
秋分,梦想乡愁一碗粥
秋分时节,有一个习俗叫粘雀子嘴。细溜溜的竹竿挑着圆鼓鼓的糯米团,竖在田边地坎,糯米团又甜又黏,粘住麻雀的嘴,急得它们晃脑袋挠嘴巴,再也无法啄食谷穗穗里的米。如同海妖塞壬甜美的歌声,美食是一种诱惑,让麻雀们落入美味的陷阱,也让我们的味蕾有了崭新的体验。
这种糯米团,北方叫它元宵,江南名之汤圆。元宵是一些立方状的馅块在盛满糯米面的箩内滚,直到滚成一个小雪球。汤圆就像包饺子,先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糯米片,再搁上馅料,四围捏紧成桃形。馅料是芝麻和白糖,北方的工艺是和匀凝固切块,江南人拌匀即可。粘雀子嘴的米团团只是一团黏性极强的糯米面,内无馅料,类似粘知了用的面筋。粘了雀子的嘴,我们就有更多的小米下锅了。
小米粥
说说小米吧。小米色黄味甘,为五谷之首。记得小时候最爱喝的就是小米粥。粥面上浮着一层脆薄的油亮的米油,用舌尖轻轻一触,那层粥油就会凹出一个小酒窝,让人脸红心跳的小酒窝。我喝小米粥的时候,总是先让嘴唇沿着碗的边沿溜一圈,慢慢地拖动粥油,像蚕儿咬食桑叶那样,吃掉这张薄香饼,再喝粥,温度正适口。浓香黏糯的小米粥加上一大勺红糖,犹如金黄的田野笼罩了一层琥珀色的暖意,好像黄昏,红糖小米粥的味道就是黄昏的味道,甜味醇厚而清香悠长,黏度强而又绵软适口,让人如饮琼浆,似品奶酪,满嘴甜香。红糖小米粥活血化瘀,气血双补,是粥中极品,产妇常以此粥补血养元。
红糖小米粥是一种甜粥,裹了馅料的米团团亦是甜食,二者在饮食文化渊源上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粥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美食,《周书》中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古人以膏粥祭祀蚕神,膏粥就是浇上肉汁的甜粥。宋朝人以雪白的米粉面为外皮,包裹了红糖等馅料,呈圆球形,看上去很像白胖胖的蚕茧,这就是汤圆。
秋汤
我们家乡习惯把飘着几片青菜叶的粥食叫“汤”,譬如韭菜汤,如果汤里再开放着三五朵鸡蛋花,那就叫韭菜鸡蛋汤。粥又黏又稠,舀上两勺,碗里都冒尖了,这才叫黏粥。粥在苏州不读zhou,读zhu,喝粥就是喝黏住,是粥把我们的口舌和肠胃黏在一起,一碗粥稀里呼噜地喝下去,口舌快慰,肠胃也舒坦。
秋分吃秋菜,吃的是野苋菜。秋分这天,人们去田野,采摘野苋菜的嫩茎叶。回家择去杂草,洗净,投入大锅,加水,与鱼片同煮,大火烧上热气,野菜和鱼片上下翻滚,有一些香鲜味儿就像小鱼小虾那样蹦了出来,擦着人的鼻尖尖往外面跑,十分的撩人。鱼片鲜美,野菜腴嫩,这叫双鲜,出锅前再撒一把盐,咸中出味,那滋味鲜得叫人直咂舌。
大凡节日的食物都讲究讨个好口彩。苋菜鱼片汤叫秋菜,也叫秋汤,有一首民谣流传至今“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喝秋汤,喝进去的是健康,喝出来的是平安。秋分时节,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饮食应以清润、温润的食物为主,润养最多的粥汤,如甘蔗粥、百合粥、栗子粥、胡萝卜粥、冰糖银耳汤、无花果白鲫汤、百合杏仁枇杷粥,均有清热润燥、益气生津之功效,且口感味道极好,为秋分当令美食。
秋分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气。“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宋,谢逸《点绛唇》),古老的诗歌呈现着秋分时节的动人之美迷人之媚。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均分昼夜,平分秋季,秋分处于美好事物的中心,犹如花朵处于新叶和鲜果之间,又如河流处于稻花和麦浪之间。秋分收春豆,秋分稻(晚稻)见黄。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秋分时节的场院,圆鼓鼓的玉米棒躺在上面,它们饱满的身体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群性感的沙滩美女,沐浴着秋天的阳光。“百谷之长”高粱呢,红通通的高粱穗子堆成一座小山,有一些细细的挺秆还挑着重重的穗子,斜倚在麦秸垛上。想象,那些穗穗抡起来,在石头上摔打,高粱米如小虫乱飞,这种脱粒方式依然有着工业革命之前的美。高粱米是熬粥的食材,梃秆和穗荛可加工成笤帚,握着它,我们的双手就会生出一些蓬蓬勃勃的力量。
玉米粥
新鲜的食材,能带给粥自然的香气。秋分时节,玉米粥最为香甜爽口。清人郑板桥最喜喝粥“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郑板桥,乾隆时进士,在潍县任知县时,他在县衙中画了几幅竹,就去煮糊涂粥。这煮的糊可养家,叫糊口。“糊”的本义同“餬”,稠的粥,用以填塞肠胃,维持生活。
美食是一种想象,是对生活的美好想象。玉米是粗粮,如何粗粮变细粮并把玉米的清香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这才是对生活有所升华。如今,家里煮玉米粥,先用牛奶把玉米面调成糊,然后,锅内加水,旺火烧沸,倒入糊糊,用铁勺搅拌均匀,再转小火慢煨至粥熟。玉米含有大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如果想让玉米粥营养再丰富一些,可在粥熟后打散两枚鸡蛋,在碗里搅匀,再慢慢倒入粥锅里,另一只手持着筷子在锅底疾疾地向一个方向搅拌,直至鸡蛋细如发丝黄似金条,即可关火,取食。甘蔗粥也是稀粥,做法极为简单。甘蔗洗净榨汁,加水适量,和高粱米同煮即成。此粥补脾消食,清热生津,为秋季佐餐之上佳汤品。
熬粥,讲究一个面和水的比例。想喝稠粥,单纯地加大面的剂量熬出的粥黏糊糊的,其味大打折扣。可适当加入别的食材,譬如百合、南瓜、大枣、枸杞、山药等等。就说玉米南瓜粥。南瓜洗净,削去两端的蒂,剖开,挖掉南瓜籽,去皮,切成滚刀块,置于热锅里,隔水蒸烂,压成面糊状。锅内加凉水,放入玉米粉和糯米粉,边煮边搅,水沸时投进南瓜糊,搅拌,煮沸三五次即可起锅。这玉米南瓜粥入目黄澄澄的,入口甜滋滋的,呼噜噜不歇气地一个人吃上两大碗,直吃得肚子都溜圆溜圆的,特有幸福感。
秋分到,蛋儿俏。作为民俗活动,竖蛋游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平整的桌面上竖起一个光滑匀称的鲜鸡蛋,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美事,让人想起炊烟、鸡鸣,还有母亲的咳嗽。一碗粥,冒着腾腾热气,它也竖立在秋分时节,竖立在收获和耕种之间,这粥煮出来的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懂得煮饮粥食,也就懂得了生活。
与秋分有关的谚语
秋分北风多寒冷。
秋分冷雨来春早。
秋分以后雪连天。
秋分有雨寒露凉。
秋分有雨天不干。
秋分秋分,雨水纷纷。
秋分出雾,三九前有雪。
秋分冷得怪,三伏天气坏。
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应时。
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欢歌好晚禾。
秋分种麦,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
秋分种山岭,寒露种平川。
秋分四忙,割打晒藏。
秋分梨子甜。
秋分前后有风霜。
秋分过后必有风。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
秋分北风,热到脱壳。
秋分暝,一暝寒过一暝。
秋分西北风,来年早春多阴雨。
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
秋分有雨来年丰。
秋分无雨春分补。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有雨,寒露有冷。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热至秋分,冷至春分。
秋分已来临,种麦要抓紧。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油。
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淤种秋分,沙种寒露。
苏州园林里的秋分
秋分过后,园林里碧草依旧,松柏长青,星星点点静坐于亭,仰望白云悠悠游走于岸,俯瞰水波粼粼秋光闲心,尽在于此。今日秋分,秋已过半。
赏风赏月赏秋香,事事明媚且秋安。
愿你内心丰盈,
静待深秋橙黄橘绿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