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环境的最新发展(信息爆炸、信息超载、信息疲惫)出发
网络新闻 2021-09-05 15:14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随着中国硬实力的增加,国家对软实力的需求随之增强,我们亟待提出新的高端新闻传播人才战略,其中扩大和加强专家型人才培养尤其重要。本文从新媒体演进所导致的信息环境的变化论证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优势的凸显,然后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硕士(文学硕士)项目为案例阐述如何培养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
一、Web2.0深化背景下的信息超载凸显专家知识的优势
在我国,如果从2002年“博客元年”算起,2016年是我国进入Web2.0时代的第14个年头;发达国家进入Web2.0时代的时间则更长。走出信息高度同质化的Web1.0进入信息丰富的Web2.0,网民曾一度为之欢呼。但在14年后的今天,每天有2.5亿张照片上传到Facebook,864万小时的视频上传到You Tube,2940亿封电子邮件被收发;中国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布量超过200亿条。这导致了“大数据”的产生,其存储量已经从TB级别升至PB级。信息从丰富到超载,其负面影响也日益让人烦恼和疲惫,频生摆脱之意。比如,在Twitter上,由于信息庞杂,相关性低,体验差,其用户粘性和新注册用户数量已经出现下降。为了保持增长势头,这些社交媒体的功能和界面变得越来越复杂,让用户不知所措,反过来又加剧了用户的逃离。
由于信息过载,网民应接不暇,其有效注意力时间(attention span)在进一步缩短。研究发现,2000年时,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12秒;到2012年,已经下降到8秒(作为比较,金鱼为9秒);互联网上有17%的网页,网民在其上的停留时间少于4秒。随着信息给人们带来的边际效应的递减,用户对“信息丰富”的态度也已出现了变化。我认为,类似于黑格尔的正、反、合的历史发展规律,网民对信息量的态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Web1.0阶段(1995-2002)内容稀缺但有序,网民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2)Web2.0阶段(2002-2013)内容多样但无序,网民欣喜于拥有更多的信息;(3)We1.0+Web2.0阶段(2013-至今)网民疲劳于过多的信息,希望找到好的应对方法,渴望出现兼有Web1.0和Web2.0特征的信息新秩序。我认为,以上第三阶段中出现的信息新秩序中的应有之义是,当互联网数据量或信息量多至人类个体的感官已经无法直接对之进行描述、解读、分析和理解时,便会重新产生对专家知识(expertise)的需求。
二、移动信息新秩序从信息、知识、洞见到智慧
对信息的“群体过滤”(collective filtering)的需求和解决机制在网络空间一直就存在,如“大众点评网”或“豆瓣”等信息互荐网站,但这些网站并不能完全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到2013年前后,有人提出“长新闻”(long-form journalism,通过纸质小册子或Kindle阅读器发布的长篇优质新闻)和“数字斋戒”(digital Sabbath)等概念,并出现了一些帮助网民过滤信息的网站和工具,包括改良的RSS新闻聚合器,如Flipboard、Pulse和Zite等,它们在后台聚合社交媒体的多样内容,前台则以传统纸媒方式有序而美观地呈现这些内容;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新闻客户端,如“今日头条”,号称“你感兴趣的才是头条”。各社交媒体也开始提供各种形式的聚合新闻。但这些机制或工具,其内容或者靠用户自我选择,或者靠算法自动实现,均缺乏人工专业把关,造成信息庞杂,同质化严重,与用户的相关性低;内容推送也多为随机,排版混乱,可读性很低。所以网民在对以上技术工具和服务的新鲜感丧失之后,便很少再打开它们,结果造成内容到达率极低。
在这种背景下,也就是在2013年左右,由专业新闻生产机构支持的强调信息过滤、分析、整合和结构化呈现的数字“Curation新闻”应运而生。也出现了一批便利网民和新闻记者对网络信息进行“curation”的网站,如storify.和scoopit.等等。
“Curation新闻”强调对新闻的专业筛选、视觉化呈现和专家解读,又被称为“新闻策展”。实际上,新闻策展的历史与新闻业一样悠久。它类似于我国门户网站上的“新闻策划”,指记者和编辑对不同来源信息进行的阅读、选择、排除、组织和集中呈现的过程。不同的是,过去的“Curation新闻”主要发生在专业新闻机构内部——记者和编辑阅读和挑选大量媒体内部生产或者通讯社提供的信息,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篇“干净”的新闻报道,作为成品展示在纸媒传播给读者;这样的筛选过程是内部的、封闭的,不为外部读者所知晓,更无读者参与。现在,由于有了更多的公开的数字化新闻来源,新闻的筛选与呈现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内容生产者可以检索、挑选、整合、呈现和链接多种内部和外部新闻源,指引读者自己去阅读,新闻生产也变得更加透明和更具参与性。
所谓Curation新闻实际上就是在海量移动信息环境下,新闻编辑具有的专业新闻解读能力的回归和凸显。我认为,在正在成形的未来新闻生产中,在新闻传播的六个要素中,机器人将主要负责回答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 h e r e)等问题,而关于何因(why)和如何(how)的问题,却只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类记者编辑才能回答,这也是使数据变成信息、知识,直到洞见和智慧的必由之路。
三、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备的素养
在回答记者的问题“作为未来的新闻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来应对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所给予的挑战”时,中国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回答说要有比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知识面要宽一点,视野要开阔一点,笔头要过硬,最好能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和最新的传播手段。方先生说得很全面。我结合李普曼的成长背景就此进行一些补充和详述。
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有强烈的读书阅世的兴趣和能力,有着宽厚的学识基础。以李普曼为例。他出生于纽约商人之家,就读于哈佛大学,受教于哲学家约翰·杜威、乔治·桑塔亚纳等著名教授,同退休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几成忘年交。他曾热情探索社会主义、费边主义;李普曼还同政界人士积极交往谈话和聊天,喜欢结识那些思想观点举足轻重的人,这种社交生活的安排,事实上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也是静心浸泡图书馆的“铁屁股”,文史哲的经典著作啃了无数。他屡遇名师,腹笥丰厚,富有思考能力,这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优秀时评人的坚实基础。
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学有专长,在某一方面有着可以展示出来的专业知识(expertise)。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各种风险事件层出不穷,如航班失联、核电厂泄露、化工厂爆炸、金融诈骗、网络黑客等等;现代社会也是全球化社会,交通和传播技术的存在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人员、资金和物资的流动,增加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也导致了风险事件之间的“蝴蝶效应”。风险事件爆发后往往会迅速出现成国际新闻战,造成新闻解读框架之间的竞争,这时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记者往往能成为注意焦点和舆论引导者。
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李普曼作为一名时事评论家,其文章之所以能具有高度的公信力,一方面是因为他和政界交往,乃至密切合作;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有着独立精神的时局瞭望者,他并不随便妥协以求与官方同调,不愿为了“合作愉快”而丧失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独立思考能力的核心是逻辑分析能力(critical thinking)。具有较高逻辑分析能力的新闻传播者通常能迅速判别带着政治和商业宣传目的的机构和个人所发出的言论中的逻辑谬误,而不受其左右,更不为其代言。现代信息环境充满着各种劝服意图,其中常常隐藏着各种逻辑谬误,如非黑即白、乐队花车、赌徒谬误、诱导性问题、滑坡谬误、诉诸感情、错误归因、稻草人等等。对这些逻辑谬误具备识别和驳斥能力是成为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前提条件。
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备娴熟的理论应用能力。很多人对理论存在偏见,认为其凌空蹈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实践缺乏指导价值。,正如传播学的先驱库尔特 勒温(Kurt Lewin)所言,“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具有实用价值。”换句话说,好的理论内在就是实用的。国际传播的相关各学科(如传播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等)中有着很多简明而解释力强的理论框架。如新闻传播学中极为简明实用的理论就包括拟态环境理论、黄色新闻、社会责任论、新闻专业主义、意见领袖、媒介依赖、社会建构、符号互动、议程设置理论、框架理论、显化理论、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群体极化等等。一个好的理论,其最大的好处是,它来自于现实而经由研究者的提炼而高于现实,它是一个内在自洽,能自圆其说的体系。具备好的理论水平,新闻工作者就不会一叶障目,而能见微知著,能更好地连接微观、中观和宏观,更加从容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客观世界。
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备精深的外语水平。学者Geoffrey Nunberg和Hinrich Schütze(1997)发现,万维网上约有80%的内容是英文;2003年一个名为“网络电脑图书馆中心”的机构也发现互联网上约有72%的内容为英文。这意味着,对于专家型记者编辑,尤其是从事国际新闻传播的记者编辑,精深的外语能力(目前以英语为主)是其必要条件。目前,我们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要么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不够,要么仅仅强调英语能力,甚至将语言能力等同于国际传播能力。我认为,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必定是能从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获得滋养的人;能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获得信源、撰写报道、进行交流、引领舆论的人。
四、如何培养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哥大新闻学院的4+5+1模式
最能体现“培养专家型记者”理念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4+5+1模式,即4年本科、5年新闻工作经验、1年新闻硕士培养的MA(Master of Arts)模式。该硕士学位项目设立于2005年,硕士项目学生必须全日制在读,学时除去假期共为9个月(8月底到第二年的5月)。项目入学要求学生具有本科学位,至少5年新闻工作经验,可以选择在四个方向之一深造1.政治、2.艺术与文化、3.科学、健康和环境、4.商业与经济。该项目的口号是深度、强度和专业水平(Depth, Rigor andExpertise)
该项目是在美国报业危机初显时,哥大新闻学院的应对措施之一,当时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性媒体尚未出现。项目目标是要培养专家型记者,要求学生具有对复杂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和报道的能力,生产出“让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观众或听众)能颇有趣味地消费的内容,或者能让相关领域的专家认为信息丰富和有思想的内容”。这些记者专业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方法得当,能而且敢于向各行各业的精英提出内行的问题,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较专业、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和解读,能够充分甄别和拆解不同新闻来源背后的利益关系,披沙拣金,拨云见日。
而言,日益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使得我国新闻传播院校,特别是具有实力和资源的名牌新闻传播学院,有必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要结合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而培养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必要性已经重新凸显,要有“以一当十”的意识,而不能全是虾兵蟹将;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能受制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而要突破现有框架,创新模式;课程和师资设置要多样灵活,视野开阔而深邃。在信息泛滥、利益交葛的传播环境中,具有宽厚的学识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熟练的理论应用水平、精深外语(英语)能力,学有专长而又一专多能的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将成为稀缺品。他们将成为在信息迷雾中拨云见日、激浊扬清的主要力量。
长沙网络推广
- 人工智能十大算法 人工智能十大算法遗传算法
- 科学的三个本质特征
- ai人工智能是什么行业 ai人工智能是什么东西_
- 科学的三个本质特征 科学的本质有哪些
- 100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有趣味的科学小实验
- icp备案查询官网 icp许可证办理官网
- 科学的三要素是什么 科学的三要素及其内容
- 简单科学小实验 简单科学小实验视频
- ai人工智能的好处 ai人工智能的好处及生活应用
- 科学的简单定义 科学的定义及其三个属性
- 100个有趣的科学问题 100个科学小问题
- 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 人工智能技术有哪些新的科
- 人工智能包括几个方面 人工智能包括哪些方面内
- 科学概念名词解释 名次解释科学
- 镇江高防服务器 镇江高防服务器价格
- 云服务器出租 云服务器gpu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