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5元咖啡四年开店2000家!被疯抢的“网红店”

网络新闻 2021-08-08 16:41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对于打工人来说,最好的生活伴侣,莫过于便利店。
 
无论是天刚蒙蒙亮、挤地铁上班,还是披星戴月、深夜下班。
 
饥肠辘辘的时候,只有便利店对你不离不弃。
 
 
但有一个地方,堪称国内便利店的“荒漠”,那就是北京。
 
2020年,北京的便利店数量,远低于其他一线城市,甚至还低于部分二线城市。
 
 
不是北京不努力,事实上,为了增加便利店数量,北京政府多次发布相关的优惠政策,但收效不大。
 
,有人打趣称,在北京开不了便利店,是因为“三个半”生意
 
马路太宽,只能做半条街生意;
 
天气太冷,大型会议太多,只能做半年生意;
 
夜生活不丰富,只能做半天生意。
 
除了资金雄厚的日系三巨头全家、7-11、罗森外,北京少有知名的本土便利店品牌。
 
 
但一家叫做便利蜂的品牌,将便利店变成了万人疯抢的“网红店”。
 
 
而便利店荒漠,也被它迅速拿下!
 
打工人的“后食堂”,绕路也要去排队
 
便利蜂到底有多火?
 
每到吃饭时间,这家便利店的门前就会排起长队。
 
 
甚至有人说,比起公司食堂,这家便利店的饭菜更加美味。
 
为了买饭,他们不惜绕过7-11,也要到这里排队。
 
便利蜂到底究竟“神”在哪里?
 
知乎有个问题,叫做“便利蜂和其他的便利店有什么不同?”
 
有打工人回答道,自己刚刚工作,囊中羞涩,就是靠着便利蜂撑了两个月的午饭。
 
究其原因,是因为便利蜂菜品更多,饭菜量大又便宜,米饭会员还免费。
 
荤素搭配的两菜一饭,最多不超过20元。
 
同样便宜的,还有便利蜂的咖啡。
 
面对如今动辄三四十元一杯的现磨咖啡,便利蜂一出手,就将价格降到了20元以下。
 
传统的美式咖啡,更是低至三元。
 
 
不仅便宜,咖啡的口感还很优秀,可以和贵上几倍的星巴克比一比。
 
 
除了吃喝,便利蜂的服务,做得也很到位。
 
其余便利店,大多是买完便当回去加热。
 
但便利蜂却像食堂打饭一样,直接提供热食,而且打饭时,员工总是要多给点。
 
 
图片来源大嘴吃合肥
 
一些便利蜂店铺,还装备了专门的餐桌,白领们不用把饭带回公司。
 
 
对于不方便在店内吃饭的顾客,便利蜂也有外卖服务。
 
 
服务到位的便利蜂,在其他便利店寸步难行的时候,却实现了快速扩张。
 
2019年,便利蜂在北京开设了上百家门店,到了2020年,开店数量已经超过了500家。传说中的“便利店荒漠”,被便利蜂拿下。
 
而在全国范围内,便利蜂更是已经有2000家门店,在2023年,它还要开店一万家!
 
一万家,已经比7-11、罗森和全家在大陆的开店总和还要多!
 
只靠“快”,成了一家网红店
 
除了服务质量高,价格实惠之外,便利蜂的最大优势,就是“快”。
 
1.标签都是“黑科技”
 
便利蜂的店员其实不多,购物流程却很快。
 
例如购买临期食品,以往为了调整价格,便利店店员要一个个更换纸质标签。
 
但在便利蜂,时间一到,食品上装备的电子标签就会直接变价。
 
 
结账的时候,所有产品直接扫码下单,不需要专职收银员。
 
忙于工作的顾客,也可以在线上下单,几个小时后再去店内提货,非常方便。
 
除了买东西快,便利蜂的上新速度也飞快,零食种类多得堪比网红店。
 
西瓜蛋糕,桂花糕咖啡、麻辣火锅咖啡、海河牛奶……决不会让用户一种零食吃到腻。
 
 
下单迅速,品类多,便利蜂的“飞快”吸引了许多用户。
 
2.美食上新,比网红店还快
 
便利蜂零食频出“爆款”,又赚口碑又赚钱的背后,靠的并不是人,而是特别定制的系统。
 
订单、价格、人员配置,这些都交给机器完成。
 
例如最普通的关东煮,普通便利店可能一年口味都不会变。
 
但在机器的运作下,关东煮的配料,也会和当日天气、顾客口味倾向、食材价格息息相关
 
汤汁的颜色下调15%,盐度降低15%,鲜度提升15%,配比量精准到0.1克,补汤稀释后盐度精确到0.01%……
 
 
这样做出来的关东煮,既能贴合用户口味,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这套系统下,便利蜂平均每周都要换接近150个以上的产品,但损耗却低于业界平均。
 
为了让系统更加准确,店内每两周就要根据销售情况升级一次系统,一些店铺员工甚至还要参加数学考试!
 
但勤快的系统升级,让便利蜂快速积攒了用户口碑。
 
3.缺什么,就砸钱买
 
如果说便利蜂良好的购物体验,是它快速发展的前提。
 
那么便利蜂强大的供应链,就是它能够快速发展的根基。
 
从创业之初,便利蜂就很注重“快”。
 
便利蜂成立于2016年,它的早期团队主要来自去哪儿网,并非零售业内人士。
 
 
对于“外行”企业来说,供应链是一个大难题。
 
但便利蜂的策略却十分简单粗暴砸钱。
 
便利蜂一出手,就直接买断了北京7-11的鲜食合作工厂呀咪呀咪。
 
便利蜂还大开“挖墙脚”模式,招聘百胜、7-11等大量行业高管人士前来入职,供应链管理难题,瞬间解决了一半。
 
货到手了,接下来就该看怎么铺货,效率才最高。
 
之前提到的“定制系统”,又一次浮出了水面。
 
便利蜂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0个最有经验的7-11店长,拿着所有数据工作一周,并降低10%销售品类,看店长怎样在品类减少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营收稳定。
 
 
结果表明,在店长的管理下,第二天的销量跌了5%。
 
但在同样的情况下,电脑参与决策,第二天的销量仅下降0.7%,便利蜂的系统,有效提高了效率。
 
烧再多钱,也撑不起一家便利店
 
在国内开一家便利店,其实并不赚钱。
 
根据《2018便利店发展报告》的统计,国内六成以上的国内便利店,净利率不到2%,远低于日本便利店的30%。
 
 
图片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新的品牌,若想大规模扩张,就只能疯狂烧钱,赌未来的营收能弥补亏损。
 
而很多品牌,最终也倒在了扩张发展的中途。
 
比如在2018年4月,便利店品牌“131便利店”宣布,获得4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但仅过了半年,131便利店就宣布资金链断裂,不仅员工公开讨薪,创始人干脆直接失联。
 
 
不止131便利店,全时、邻家便利店,都曾风头一时无量,却草草退场。
 
 
但便利蜂却逆流而上,创业不到五年,达成了远超同行的成绩。
 
今年三月份,便利蜂就宣布,其在2017年和2018年开设的早期店铺,已经全部实现盈利,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区,也实现了区域整体盈利。
 
便利蜂也烧钱,但它“活得好”的根本原因,不是烧钱,而是口碑。
 
在便利蜂中,有一个“15块钱,15分钟”的定义。
 
15块钱,指的是用户的平均开销。
 
,便利蜂的商品都很实惠,除了之前提到的咖啡外,便利蜂创始人还说过,让面包像机票一样打折。
 
而15分钟,则是指顾客购买商品花费的时间5分钟走到附近的店铺,5分钟买东西,再花5分钟回到办公室,顾客不会花很长时间去挑选。
 
在15分钟内让顾客吃上饭,靠的是服务。
 
比如说,为了让顾客更快地吃上饭,便利蜂不仅可以打饭、外卖,还有共享单车。
 
 
也正是为了极致的服务,便利蜂才开始动用计算机技术。
 
这些举措,颇像当年的7-11。
 
7-11的崛起秘诀,就是靠着店内的微波炉,让顾客更快吃上热食,在日本打出了名声。
 
后来,7-11更是在店内安排了打印、买票、缴费、住宿等业务,最大限度地贴近用户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便利。
 
 
7-11还可以进行民宿登记
 
微波炉、打印机并不新奇,但放在便利店中,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这些洞察用户的细节,只靠烧钱是烧不来的。
 
在便利店行业内,王权没有永恒,唯有“便利”二字,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谁就有机会逆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