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 1.7 亿工作者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互联网能

网络新闻 2021-07-09 13:19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2007年,中国纺织服装业上下游产业链吸纳的就业总人口据说高达 1.7 亿人。

虽然具体数字无从考证,但纺织服装业无疑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而作为支柱产业,国内纺织服装业正在迎接一个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过去 6 个月的时间里,超过 9 家知名纺织服装企业破产倒闭。美特斯邦威 4年 前的利润超过 10 亿,今天这个曾经的服装帝国正走在亏损的下坡路上,而以 ZARA、优衣库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品牌则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

在这样一个时刻,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在服装领域的体现,其实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来得浅的多。当我的同事问我,为什么 36 氪这样的科技媒体要去找传统服装企业的人聊天时,我想,前段时间郑庆生的一个演讲主题—— “尽力去了解世界的真实运作”——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光一个简单的吊牌,在传统零售店里都是件很复杂的事情”

服装是一个庞大的制造业体系。我们和传统服装企业的人聊的最多的是服装里偏后端的生产供应链。服装供应链里的每个环节,就像一个个设计精密复杂的齿轮,这些齿轮彼此咬合组成一台庞大的机器,而这个机器真正在影响着服装产业的发展。

在传统服装行业里,对供应链比较粗略的分法是三大块:服装公司、服装工厂和面料厂。在地域上,整个服装产业集中在山东青岛、广州、长三角一带,面料分布在绍兴柯桥、广州中大,生产基地则以江苏浙江为主。

此前曾在传统服装行业摸爬滚打 15年 的优料宝总经理王晋华告诉 36 氪,“在供应链具体运作上,有的服装公司很轻,只做贴近市场营销的品牌运作,他们的服装会外包给设计团队来设计。有的服装公司重一点,底下则会配置相应的设计部门。不管哪种,设计师最后设计出来的都只能称之为作品,要变成产品,还要经过重要的服装生产环节,包括排料、裁剪、缝制、熨烫等过程。”

而从设计到生产,在服装的加工制造里目前行业内最常见的模式又有两种:一种是全包模式。工厂直接负责全包,服装公司直接支付总价,最后只收成品;一种是纯代工模式。工厂只负责加工,面料由服装公司自己买。服装公司会支付两笔费用,一笔是给工厂的加工费,一笔是给面料厂的面料费。至于面料从面料厂到工厂的物流,可以选择自己拉,也可以要求厂房进行配送。

除了面料需要购买,还有辅料,指的是衣服上的纽扣材料等。如果是全包模式的话,工厂会替服装公司直接配好辅料,另一种方式下服装公司自己会去买辅料,工厂只负责实现组装。

“比加工制造更上游的面料、原材料这块也很复杂。面料本身是有自己的工艺的,比如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底布。一件麻灰色的针织 T 恤,它的底布要从最开始的白色染成麻灰色;一件裙子带着蕾丝的花边,在生产时,面料底布首先需要蕾丝花边的工序做处理。这些处理可能是服装厂自己做拼接完成的,也可能是底布由面料厂现成配好的。在不同的合作模式之下,上下游的链条可能还会更长。” 王晋华说。

这种生产过程复杂、链条节点盘根错节的情况从最简单的 T 恤里就能体现出来。

T 恤算得上衣服里一件非常标准化的产品了,但要做一件 T 恤,背后牵扯到的供应链也很麻烦。从采购衣胚开始,需要找印花工厂,然后经过很多道不同的工艺(比如印字、标签等),再到包装(这时就需要对接包装工人),最后才是物流供应商以及售后。而在衣胚前,还有后道整理,这里面就包括整烫、检验、折叠等工序,还涉及到水洗、剪毛、蒸呢、压呢等方法。更前面的还有成衣加工、布料采购、印染、原材料等。

做 T 恤定制的优 T创始人刘超告诉我,他们从早期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走了好几个月的坑,最后只能量力而行,选择只做很浅的一层,即开发系统去串供应链,自己专注在状态的跟踪追溯和链条的监控上,其余的事情则尽可能找好的品牌方去合作解决,让这些品牌方保证运转。

“服装这种制造业里面的门道非常真的非常多。光一个简单的吊牌,在传统零售店都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吊牌上的信息和衣服描述需要非常精确,店里 SKU 又这么多,要一一对应起来都很不容易。如果吊牌信息和服装有任何不符还会很麻烦,因为门店是有进货记录的,它按配数来发,质监部门会进行抽查,如果查到不符,处罚的措施很严格。有些门店为了省事直接贴掉标签,但这样零售店员又常常搞不清楚。” 刘超告诉我。

可以看到,服装供应链里的整个链条很长,节点很多,涉及到的每道工序几乎都有不同的工厂负责,非常专业细分,供应链的合作方式也很灵活多样,但最后都是多供方配合完成的一个结果。

“这个行业本身就不是按需生产的”

在我问到传统服装生产存在什么问题时,王晋华这样回答道。在他看来,传统服装行业里最大的两个问题是库存和面料。

品牌方组织生产的时候是按照年计划向后端供应链下单,比如一单下十万件,工厂和面料厂随后再根据十万件的订单量去组织原材料和生产流水线。这批衣服生产出来后,因为品牌方的预测存在偏差,有可能卖得很好,也有可能卖不掉。

如果卖不掉的话就会产生库存。为了 COVER 库存,品牌方通常会采用高毛利率的做法,加价到成本的十倍,这样最后就算甩卖也不会亏;如果卖得好的话,整个服装生产供应链很庞大,想要再去追单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原材料也分批次,追单时可能所有的面料辅料都没有了。

而对工厂和面料厂来说,他们因为品牌方的关系也需要承担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大型的面料供应商会被品牌商压期货。事实上他们为了满足大商户的需求也会自己选择压面料(按缸算)。这些面料如果市场走向不好、卖不掉,同样会产生库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兴起的诸如 Zara 等快时尚品牌,因为追求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他们要求面料商要有快速补货的能力,所以常常会把风险转移到这些面料供应商身上去。” 王晋华分析道。

尽管如此,面料商大都还是很乐意和这些 “得罪不起” 的大品牌合作,因为这些大品牌通常付款规矩,走货量大。对于压货问题,面料供应商自己会采取一些策略来缓解,比如自己开档口,或者把积压库存放到平台卖给散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