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吃掉世界的Bot:它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

网络新闻 2021-07-09 11:06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作者赵赛坡 

在马克·安德森高呼「软件吃掉世界」四年后,软件所定义的世界似乎又走到一个新的岔路口,这一次是Bot。

Bot的运行图(图片来自Verge)

所谓Bot,也就是「robot(机器人)」的缩写,是一种可以自主运行自动管理的工具。当下世界,Bot无处不在,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风险投资机构Point Nine Capital分析师Clement Vouillon在一篇文章列举了我们身边的Bot

IT部门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Bot监控服务器运行情况,自动修复Bug;

工业自动化中的Bot内置在业务流程自动化的产品中,执行诸如向excel里填写数据、自动命名文件等;

金融业中的Bot从投资到比特币交易;

办公室里的Bot设置会议日程、预订工作餐和出差住宿;

销售部门的Bot自动化筛选销售机会;

内容部门的Bot自动撰写相关新闻报道以及产品描述;

人事部门的Bot自动化的背景调查、简历筛选。

除了上述颇为职业的Bot外,以Slack为代表的聊天Bot也开始吃掉办公室的角角落落,也包括微信服务号里的客服Bot。

Bot全景图

更进一步来看,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的Bot不断涌现。像Clara就是一个可以隐藏在E-mail 里的Bot,只需要把邮件「抄送」给她,她就可以把你从日复一日、令人厌烦的日程安排中解救出来。Clara的价格最低为每年199美元,相比于一年至少30000美元的私人助理来说,显然更加亲民。

为何这些Bot现在成为时下最具颠覆性的产品呢?其背后有相对复杂的产业、技术以及人机关系的原因。

Bot为何崛起?

Clement Vouillon认为Bot开发技术门槛下降、互联网信息供大于求、平台型经济的兴起成为推动Bot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Bot的技术与资源已经成为开源产品或开放式的API,下图展示了这个趋势

,互联网的信息早已供求失衡,海量的文章、音频、视频与App充斥在互联网世界,信息处理需求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极限,必须借助于Bot,才能从信息爆炸中突围。

第三就是平台型经济的兴起。所谓平台型经济,既包括以Uber为代表的线下平台,也包括微信、Slack之类的线上平台,物联网、游戏甚至音乐行业都在不断催生新的平台。本质上说,这些平台会成为Bot「生长」的土壤,也将成为它重要的分发平台,比如微信与微博里的小冰。

前不久,Gideon Rosenblatt在一篇名为《How Platform Businesses Like Uber Will Automate Humans Out of Work》的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平台型经济力主通过自动化实现效率的提升,比如Uber,以自动化的设置让打车变得足够简单,基于平台上车辆供需情况的信息极大提高了打车的效率。现在平台型经济扩张的主要推动力还是人类,但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更智能的bot会成为平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三点原因涵盖了产业、技术方面,而从人机关系得角度来看,Bot,尤其是聊天Bot火热的背后,是人类内心对于机器的微妙感觉。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款聊天Bot伊莉莎的创造者,约瑟夫·魏泽鲍姆(Joseph Weizenbaum)惊讶地发现,很多人沉迷与伊莉莎的聊天。伊莉莎「出生」在1966年的MIT,用于在临床治疗中模仿心理医生。尽管伊莉莎的实现技术仅为关键词匹配及人工编写的回复规则,导致对话是单向的而且也会产生一些很奇怪的回复。比如,当用户提到自己的妈妈时,伊莉莎会以「你说你妈妈?」这样的句子来回复。魏泽鲍姆后来提到,很多用户喜欢这种体验,甚至会透露一些私密的个人信息。

对此,硅谷记者约翰· 马尔科夫在《与机器人共舞》里这样评价「这一发现对机器的本质来说或许用处不大,但对人类的本质来说则是了不起的,这证明人类习惯在与自己互动的对象中寻找人性存在的迹象,从没有生命的物体到提供虚拟人工智能的软件程序,无一不是如此。」

Bot进化的方向

如上文所言,Bot的崛起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那么预测Bot的未来也不妨从技术发展的趋势入手。

比如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给Bot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Google去年在邮件产品Inbox中推出的「Smart reply」就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新一代Bot产品里。

另一方面,Bot与消息类应用的融合或许将推动又一场产业革命。

2015年4月,硅谷投资人Benedict Evans指出,基于移动平台的消息类应用将成为移动端进化的主要变量。Benedict认为,微信、Facebook Messenger都已成为不同地区消息类应用的绝对垄断者,两者现在也越来越多迈入一个「战区」——连接一切。不管是微信的服务号、企业号还是依然神秘的应用号,这些消息类应用的下一站都是内容分发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社交需求,都让消息类应用的未来充满足够的想象力,而Bot会成为消息类应用扩张的催化剂。

Facebook倾注大量心血的M就是一个内置于Messenger的Bot,你可以和他聊天、搜索问题、预订鲜花、购买咖啡等等。尽管还未面向公众,但在诸多内测用户的评测中,用户对于这款人工智能驱动的消息类应用的评价非常积极,这种积极情绪一方面将加大用户对于Facebook的粘性,还会进一步训练M,使其变得更加智能。

Google同样也瞄准了消息类应用中bot的潜能。 2015年12月,福布斯引述可靠消息源指出,Google正在潜心研发新一代消息类应用,Google希望利用这款应用打通bot与线上线下服务的关系。

相比来说,微信与Slack则以引入第三方bot开发者为主要卖点。2015年12月,Slack与多家投资机构设立了 8000 万美元的开发者资金Slack Fund,支持第三方开发者推出 Slack 优先的应用,接着Slack 还跟 Howdy 合作推出开源框架 Botkit,让开发者开支自己的 Slack bot。

如果说Slack的这些举动还停留在如何提升公司员工工作效率的层面,那么微信可是抢占用户的所有场景。前不久微信发布的WeUI库,这些官方UI库的控件已经展现出微信要终结移动App的野心,这也和之前微信应用号的传闻相吻合。如今一个普通个体绝大多数的生活需求都可以通过微信来满足,而大量的工作需求又增加了微信的粘性。未来,当基于微信的「App」——bot越来越多时,还会有多少人再去下载App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