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继续做新闻,但又想离开现在的媒体平台——— 身边这样的朋友越来越多。他们并不只出身报纸或电视台,也有几年前还风光无限的门户,甚至也包括了一些所谓的“新媒体”。几乎新闻业的所有人都像失眠的人一样,不断调整着睡姿,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甚至,圈内时常用“上岸”来形容媒体人的转型。
询问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来,他们认为过去“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已然失效,直接导致新闻工作者的收入已经远不比媒体的黄金时代;二来,受众已然从客厅或纸张上转移到屏幕端,新闻内容没有了渠道做翅膀恐难以飞起。
于是对新闻业的唱衰风潮前所未有地扑来。所谓的传统媒体常常看不惯新媒体对内容的粗糙出品,而所谓新媒体却笑传统媒体笨重迂腐。互相看不顺眼,让人似乎看不到新闻业的未来。
但现在情况可能稍有变
苹果(Apple)开始招聘“Apple N ews”编辑,希望通过凸显人工编辑的重要位置,来推送给用户最精准、最有价值的新闻;
脸谱(Facebook)推出“即时文章”(InstantArticles),吸引媒体入驻,提供下游产业链上的渠道和分发路径;
谷歌(Google)启动了新闻实验室(N ewsLab),通过技术算法,来缩短新闻时间“被报道”和用户“想知道”的距离,发挥技术优势,提供搜索数据等。
还有移动运营商Verizon收购“美国在线”(AOL)、推特(Twitter)启动“闪电项目”(Proj-ectLightning)等等,举不胜举。
在媒体业一贯看衰新闻业的,一大波科技巨头却认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豪赌新闻业的明天。那么让人不禁要问以苹果为代表的科技巨头遇到了被唱衰的新闻业,会发出什么新枝?
简单,脸谱强调了平台的优势,吸引媒体入驻,深耕下游产业链,希望能帮新闻内容传播得更广、更快、更强;谷歌则重在强调技术的优势,提供搜索数据;苹果则继承了其在产品上一贯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内容的优势,希望打造一流的编辑和内容,进而做一流的媒体平台。
诸多玩法中,笔者最看好苹果的做法。
从当下不少媒体的现状来看,他们习惯聚合新闻,对新闻内容冠以标题党,然后达到赚取流量的目的。这样造成的后果,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比如刷朋友圈时会发现冗余信息过多,有效信息常常隐藏在粗制滥造的新闻当中,寻找到一篇好文章好像提炼真金。
所以,现在对于媒体或互联网公司来说,他们需要提炼最短最少但最有效的信息给用户。而苹果招聘新闻编辑的切入点也正于此,让人工编辑处在更重要的位置,对选送给苹果设备用户的内容进行人工干预。看看他们的招聘要求便能略知一二“拥有五年以上编辑部工作经验,能够识别不太可能被算法识别出的、扣人心弦的原创性报道。”事实上,这种人性化的编辑,远比谷歌或者当下今日头条的数据分类更为精细,也更有情怀。正如Vox撰文评论“这或许是资深媒体人梦寐以求的新闻业的未来。”
不过回过头来,你会惊讶地发现,不管是传统的媒体,还是科技巨头,商业模式的大方向似乎从未改变,就是做“媒体平台”。通过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用户,进而吸引到更多广告或者其他资金。其实,这种做法已慢慢有了成功的范例。比如《奇葩说》的火爆造就了文化现象的,吸引了一大波品牌商为整个内容斥巨资投放广告。而在新闻领域的《奇葩说》目前仍空缺。
苹果等科技巨头也仍在试水,成败与否尚未知晓。但对于那些“想继续做媒体,但又想离开现在的平台”朋友,不妨再等等。过去传统的产业链在瓦解,但新的产业链条还在构建。在一个新兴的产业链条上谋一个职位,似乎应该也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