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1 Carbon值得买吗?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国行

网络安全 2021-07-03 10:46www.168986.cn网络安全知识

昨天(4月18日)联想正式发布了Think系列新品,这其中打头阵的旗舰产品依然是我们熟悉的X1 Carbon。经历了几代的变化,X1 Carbon也不断在品质和性能上得到升华。如今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延续了经典的,加入了很多创新的元素,甚至新增了银色的配色。

那么起售价达到了9999元的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是否值得购买?创新的元素对使用体验又有哪些提升?狼蚁网站SEO优化就详情来看看评测了解下吧!


碳纤维材质

不变的碳纤维

虽然X1 Carbon进行了多项升级,从外观上看与上一代产品并无太多不同,ThinkPad X1 Carbon依旧为碳纤维材质,表面拥有类肤质感涂层,手感上还是较为舒适,但这种材质的通病就是容易粘留指纹。作为X1 Carbon,命名中带有Carbon那么碳纤维的概念肯定是非常深入的。


强度有保证

据官方提供的数据来看,碳纤维的强度范围一般从200GPa-600GPa,随着强度提升其应用领域会逐渐高端。而X1 Carbon顶盖的碳纤维强度达到500GPa,是真正的航天级碳纤维。

重量和厚度

你可以想象在寸土寸金的轻薄本机身里,缩减厚度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儿。为了利用机身内部的弧面空间MacBook用了类似梯田状的层叠电池设计,就为了填补更多电池。而X1 Carbon作为ThinkPad方面最看重的旗舰肯定也是一切尽其所能。


厚度略有缩减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机身厚度为15.95mm,机身重量为1.13kg,而16款机型机身厚度为16.45mm,机身重量为1.18kg,虽然看上去变化并不明显,便携优势没有增加多少,但这是在进行了窄边框设计和优化接口的情况下得到的改进,所以技术的每一点进步都实属不易。

关于窄边框

看到ThinkPad X1 Carbon 2017的第一眼便是被屏幕的窄边框设计所吸引。上一个打动我的窄边框产品是戴尔的XPS 13,其边框最窄处为5.2mm,而据ThinkPad官方说法, X1 Carbon 2017最窄出为5mm。其实不必纠结这一点的差距,毕竟在使用中我们是完全感觉不到的。


窄边框

重要的是,与戴尔相比,ThinkPad X1 Carbon 2017摄像头依然放置在屏幕顶部。戴尔XPS 13优势众多,唯独屏幕底部的摄像头位置遭到众多用户吐槽,尤其是视频通话时的角度体验极差,X1 Carbon不会存在这一问题。而与之相比惠普Spectre X360屏幕顶部边框略款,而两侧边略窄,X1 Carbon虽然顶部也比两侧边框宽一些,整体显得非常苗条。


电源按钮移到屏幕顶部区域

由于屏幕边框变窄,如果想要保持键盘空间不受影响,对应的机身底部的左右侧区域也会变窄,不得不将电源按钮移到屏幕顶部区域。


回归下沉式转轴设计

16款X1 Carbon为后置散热出风口设计,其转轴为铰链式设计,在180度翻转状态下屏幕和机身处于同一平面,在180度翻转状态下热风会直接吹到转轴区域,直接导致散热效率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联想将2017款X1 Carbon重新改回右侧散热出风设计。2017款机型重新回归下沉式转轴设计。


右侧散热出风口

屏幕

ThinkPad X1系列一直以来都保持14英寸的屏幕设计,有1080p和2k两种分辨率可选,材质为雾面IPS,最高亮度为300nit。


1080P屏幕

好消息是1080p版本色域将在前代85%sRGB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了94%。屏幕顶部,ThinkPad X1 Carbon 2017的摄像头也被重新设计过它新增了3D Camera功能和红外IR功能,支持 Windows Hello面部识别解锁。

显示效果方面,在高亮度下的屏幕通透性比较高,色彩显示也相对艳丽,纯色画面比较纯净。


14寸机身外形却很小

14英寸的屏幕也许让X1 Carbon显得比同类机型更“胖”一些。为此,联想公司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案,戴尔和其他公司多年来也在做同样的工作。虽然X1 Carbon保留了14英寸显示器,但新款X1Carbon的外形尺寸却小于许多13英寸笔记本电脑。


丰富的接口

接口加入USB Type C

X1 Carbon采用了超薄的设计,尽管它不是最薄的,整机看上去并不笨重,还提供了多种接口。


右侧接口

USB 3.0接口,一出手便是3个。HDMI之外,还加入了miniDP高清接口,可以说我们能想到的商务应用,在Carbon已经能全部驾驭。

1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